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玉浩/文 尹世斌/图
“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新能源车内部是什么构造?”带着这些疑问,12月8日,南国早报小记者俱乐部的小记者们走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汽车内部构造。
在汽车工程学院大楼一楼,几辆造型粗犷的“废土风”汽车引起了小记者的注意。活动讲解员介绍,这些车子叫“巴哈赛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由学院学生们完成,“车速只有五六十公里每小时,但越野性能很强”。
▲小记者坐上学生制造的赛车
在另一个展厅,一台汽车发动机被拆解成一个个零部件展示:气缸、活塞、曲轴……“原来发动机的活塞就好像我们的腿在曲轴上‘踩单车’。”一名小记者形象地描述道。
该展厅里还有两辆卡车,孩子们轮流坐上驾驶位体验。一名随行家长表示:“孩子们觉得很新鲜,他们从未进入过卡车驾驶室。”南宁市新阳路小学的莫婉瑜惊讶于卡车驾驶室里居然有床铺,也体验到了在卡车上视野盲区很大,“我以后会离卡车远一点”。
▲讲师讲解发动机的结构。
在自动驾驶展示区,小记者们看见了一辆没有驾驶座的古怪车辆,活动讲解员告诉他们:“车顶上圆柱形的东西是雷达,车上还装了卫星定位系统,这辆车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己工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也出乎小记者的预料,这辆车居然一口气能跑上百公里。讲解员指着拆开的车身解释:“新能源汽车内部有多块电池,他们各有用途。最大的那块电池是为车辆供电的,还有的电池专门为各种车载设备供电。”
▲观察自动驾驶新能源车的内部构造。
在VR练习区,小记者们带上眼镜,用手柄体验着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一名小记者感慨:“今天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亲身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强大实力。”
▲小记者体验“修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