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官方解读!事关南宁国土未来规划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何坪阳

11月28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对南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了深度解读。

▲南宁市区。(资料图)

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发布会介绍,《规划》于2024年11月9日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此前报道】

根据国务院批复,南宁市的城市性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面向东盟开放门户。

《规划》强调,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南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7.0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020.5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05.57平方千米以内。

形成“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统筹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形成“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指:南宁中心城区,是南宁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等城市综合功能和广西首府职能的主要承载区,是带动市域城镇发展格局优化的核心载体。

“三副”指:武鸣副城区、东部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三大副城新城。

“多节点”指:隆安县城、马山县城、上林县城、宾阳县城、横州市区和黎塘镇六个地区中心城镇以及五塘镇、金陵镇、那马镇、大塘镇、那桐镇、校椅镇等多个重点镇。

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

规划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以1小时通勤圈为范围,携手共建“南北钦防”、南宁—贵港、南宁—崇左发展轴,进一步强化向海、东融和向边协同发展。同时,规划致力于促交通互联,构建东盟门户枢纽,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的便捷条件,实现1小时通达北部湾经济区城市、2小时通达区内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周边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目标。

南宁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在民生领域,《规划》展现出强有力的空间保障。至2035年,南宁市涉及到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会再增加约2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不小于12平方米。规划还重点保障了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用地的供给,规划了3处市级、8处片区级和164处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旨在打造全龄友好的15分钟生活圈。

此外,南宁市还将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度,并着力增强5分钟公共服务覆盖率。值得一提的是,青秀区蓉茉湖、五象新区楞塘冲、江南区凤巢湖等优质区域,将被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人才、企业落户。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