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俏华 经小飞 程浩楠
小区邻里关系如何?寻找社区感报道【此前报道】推出后,引起众多市民共鸣,纷纷分享自己的友邻故事。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一个与邻为善的举动、一件暖心助人的事,都能成为催化剂,促进邻里关系升温。
两家共用一副对联,引来众人纷纷点赞
日常生活中,邻里间因比入户门高低、争抢贴对联等情况而闹得不愉快的现象并不少见。而桂林彰泰桃源居小区的向女士和邻居潘女士共用一副春联的故事,则传递着浓浓的邻里温情。
今年春节,向女士拿着春联准备张贴时,发现自家大门与邻居家的大门挨得很近,对联难以张贴。当时邻居家没人在,门口也尚未贴对联。向女士灵机一动,把上联“家和百业兴千福”贴在自家这边,下联“龙年户纳八方财”贴在邻居家那边。随后,她还在两家门上都贴上了“福”字。于是,两家就这样共用了一副对联。邻居潘女士回家看到后,心里暖意融融。
▲桂林彰泰桃源居小区,向女士家和邻居潘女士家共用一副对联。受访者供图
向女士的女儿透露,此前妈妈在制作自家门牌时,给邻居潘女士家也做了一个。平日里,两家人相处和睦,不管碰上什么事,都能相互帮衬、彼此照应。向女士的女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这段暖心故事后,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有的夸赞向女士大气,有的感慨两家人就像一家人。
共同打理老友花园,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果妈,有铲子吗?”“有,我上楼给你拿”……11月24日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南宁市南湖碧园小区老友花园里,不时听到邻里间亲切又热络的对话。
南湖碧园老友花园项目是在南宁市城市更新和物业管理指导中心指导下,由去年新进小区的物管——南宁城市物业有限公司引进的。如今,整个小区已经有了30个老友花园。过去,该小区诸多地块弃置荒芜、杂草丛生,经过众多业主的精心建设与维护,如今处处花草繁茂、生机盎然。
▲南宁市南湖碧园小区,李老先生和果妈给老友花园里的花草浇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俏华摄
“因为种花,大家交流更频繁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该小区业主“果妈”告诉记者,她是在邻居李老先生的带动下加入种花队伍的。刚住进小区那会,邻里都不认识,碰面连简单的招呼都很少打。如今,邻居们闲暇时爱聚在花园里赏花、晒太阳,分享生活点滴。
患难之时贴心照顾,近邻如今情同至亲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疫情防控期间,独居的南宁市荣和山水美地小区业主陈女士生病卧床不起,在邻居黄女士的帮助下,才战胜病魔、渡过难关。
回忆起当时发生的一切,陈女士至今仍难以忘怀。陈女士是东北人,随孩子定居南宁,但疫情期间没与孩子住在一个小区。2022年3月,小区封闭管理。独居的陈女士被病毒感染后,卧床不起。邻居黄女士得知她的情况后,热心相助。面条、饺子、米饭……黄女士每天定时将饭菜送到门口,得知陈女士高烧不退,还送来退烧药。
孤独无助的陈女士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亲姐妹都没有这么上心。”陈女士说,她把这一切都记在心里,疫情结束后,与黄女士一家走得更近了,如今两人情同姐妹。
陈女士说,现在小区里有邻居需要帮忙,她也会热心相助,“远亲不如近邻,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南宁市联发君澜小区居民举办“百家宴”,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南国早报记全媒体者 何定坚摄
关键时刻幸获帮助,真正体会近邻含义
11月24日,南宁市荣和山水美地小区业主覃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与邻居的暖心故事。今年9月的一天,她下楼买东西。当时厨房里煮着甜品,因为6岁的孩子在家,她就没带钥匙。孩子当天感冒,吃完药很快就睡着了。她回来后连敲了十几分钟门都无济于事,着急万分的她向楼上邻居求助。
邻居了解情况后,从家里拿出两根长棍,一根敲打楼下接近主卧室的窗户,另一根敲打覃女士家主卧室阳台的护栏,其他人在客厅阳台上大声呼喊孩子的名字。大家齐心协力,几分钟后终于将孩子叫醒。孩子开门时,煮在炉灶上的甜品也快烧干了。覃女士连忙向热心的邻居说谢谢。
覃女士说,关键时刻才能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含义。经历此事后,她更主动地跟邻居们来往,大家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也都会伸手相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新闻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