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近日,广西柳州的韦柳妮老师在讲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域经营”这一历史课时,身着新疆民族服饰,演绎了一段新疆舞蹈作为课堂导入。这一幕被路过的班主任顺手拍下并上传至网络,引发关注。
韦柳妮老师是柳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初一历史教师。在准备“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域经营”这一课程内容时,她决定在课堂上通过表演新疆舞的方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领略西域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韦老师正在教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热度,韦老师既惊讶又欣喜。她认为,采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95后的年轻教师,她更是乐于尝试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以营造一个生动且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
▲仿制工艺品何尊,曾成为韦老师上课的道具。
在讲述三国鼎立的历史时,韦柳妮老师利用AI技术生成历史剧本,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而在探讨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时,她则带领全班同学起立,跟随视频学习五禽戏。今年秋季学期使用新教材,初一历史的封面图案选用了何尊,她就在第一节历史课上,借用了学生带来的仿制工艺品——何尊,作为课堂导入的亮点。这些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韦老师在新疆旅游时购置了一套民族服饰。
据韦老师介绍,这些不同的导入方式通常都控制在2分钟以内,她那段在网络上走红的新疆舞,也仅持续了不到30秒钟。“通过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式,使学生们对历史课充满期待。”韦柳妮老师说,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历史知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