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0月11日,由广西大学、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广西大学科协、共青团广西大学委员会承办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新书发布会在广西大学举办。
活动现场视频 林雪娜 摄制
《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主要介绍广西大学郑建宣、郑志鹏父子两位校长、物理学家的生活、求学成长经历,重点讲述了他们在广西大学的创建、发展、人才培养方面的付出和努力,以及为国家教育、科技发展等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该书的出版对弘扬宣传郑家一对父子、两代物理学家的科教报国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活动现场播放了郑建宣、郑志鹏的简介视频。郑建宣为著名教育家、金属物理学家,是我国合金相图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其子郑志鹏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大学校长。视频回顾了这对父子科学家、父子校长的传奇人生,介绍了他们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及深远影响。
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在致辞中表示,在广西大学历史上,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的感人事迹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典范,两人均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担任过广西大学副校长或校长,与广西大学渊源悠久、情深谊长。今天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推介会,也是一次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讲会,希望在座的师生以两位老校长为榜样,传承好两位老校长身上的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国家发展和技术进步献更多智慧力量。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黎洪波介绍该书说道:“郑建宣、郑志鹏两位科学家不仅对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对广西大学的建设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书不仅是一部记录个人奋斗历程的传记,更是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教育与科技发展史的重要著作,他们的事迹激励后来者继续发扬科教报国精神。匠心打造出版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是我们出版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郑建宣学生代表、邕江大学原副校长、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李国运在发言中深情回顾自己曾在广西大学求学的经历。提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说自己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郑建宣老师的精心栽培,还在人生道路上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深远影响。他满怀感激地表示,正是郑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无私分享,让他学会了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未知,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不懈。
新书阅读分享沙龙环节,郑志鹏老校长,郑建宣校长学生代表、广西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兼院长、广西大学原副校长钟夏平,郑志鹏校长学生代表、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宏邦,《传承》作者代表、香港文汇报广西联络处原主任、大公报广西办事处原主任罗保华,上台做交流分享。他们围绕书籍分享了各自的观点,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的科学人生和科学家精神。
“在科研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怎么办?”……郑志鹏老校长分享与父亲的暖心故事以及自身学习物理学的经历之余,与青年学子们进行了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他鼓励年轻人:“首先要有追求,要有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地、持之以恒地去做,道路再怎么曲折,我总是要跑到终点,这座山再怎么难爬,我就是要爬到顶。”
收到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传来的《传承——郑建宣、郑志鹏 父子物理学家传》电子版全稿,我立马花了两天读了一遍。我和两位传主自1958年相识60余年以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一幕一幕竟然那么清晰,甚至还保持着当年未减的温度。我很乐意为此书写些感触献给年轻的读者——希望大学生是读者中的主体,也谨借此机会表达我对郑老的崇敬与思念之情。
郑老是我父执(家父赵景员是南开大学教授,与郑老同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也是金属物理专业),而我与郑志鹏、郑志坚兄弟正巧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核物理专业同班同学。缘此,我在青年时代有较多机会聆听郑老教诲。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郑老每次来京我们总能见面,他的所谈 从物理学到国家大事无不对我有所启迪。在我大学四年级时,有一 次郑老请我和志鹏、志坚一起在中关村食堂吃便饭(那时还要粮票, 几乎没有荤菜),我顺手带着刚从隔壁新华书店买的一本超导物理 学。郑老问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我回答好奇而已。他说,很好,好奇心往往是钻研的开始;还说超导的理论和实验都处于开拓阶段,在高校归于金属物理的领域,未来看好。郑老问,你们几个就快毕 业了,向往什么工作呢?我们说希望到科学院或专业对口的研究所 工作。那时是由学校分配工作单位的,口号是“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个人选择的余地很小。我说人生的方向每三五年会发生一次改变,高中毕业经高考的“碰撞”,我们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毕业又有一次工作分配的“碰撞”,我们三个就天各一 方了,这像布朗运动(液珠上花粉的折线运动),花粉是不能自主的。多年后郑老还记得这件事,他说“布朗运动”这个比喻很巧妙,如今在改革开放时代,“花粉”自主前进的能量大得多了,你们赶上了好时代。
“文化大革命”期间,郑老夫妇因为“造反派”的逼迫曾来京躲避,蜗居在一间约十平方米的昏暗小室内,工资也被克扣。他对此不以为意。他十分担心中国教育事业停滞必会给一代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更会给今后中国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他很少谈及个人处境,其心胸宽大令人起敬。
志鹏、志坚两兄弟和我同窗五年,他们毕业后都从事物理专业工作,而我在1984年改换到公务员岗位,但我们几十年来没有中断过交流。我们不仅是挚友,也是畏友,彼此是能够直言相告乃至直言批评的。学习方面,用现在的流行词儿说他俩是“学霸”也挺恰 当。大三时开了量子力学课,没有指定的课本,老师是物理所的资深研究员,他讲得深刻清晰,还颇具哲学色彩,可是还是有些同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开始叫苦。志鹏和志坚说,泡利、海森堡、费 米、狄拉克、薛定谔等人在创立量子理论时都只有二三十岁,我们只是跟着他们的脚印走,怎么会那么难、跟不上?毕业后,郑氏二雄执着专业,屡有国际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绝非偶然!
《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并非只是两位传主的个人传记,他们的故事镶嵌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1928年成立的 广西大学由弱到强的故事是中国大学进步史的一个生动缩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仅有高等学校205所,在校学生不足12万人,而现在全国高等学校已达3000多所,在校学生4000多万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1973年成立,1988年建成对撞机,一路攀登,现在已经与世界学术前沿直接对接。从书中教育和科研的大故事,我们更能深刻理解党中央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在此书出版之际,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将两位 郑校长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学术求精、胸怀国家的精神。我相信同学们一旦树立一个高的目标,矢志不渝地追求,就必能做出卓越的贡献。
2024年4月3日
(作者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
穿越三棱镜的光
——评《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
高明
对我来说,郑建宣和郑志鹏是校长,是师长,是成长路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之星。
作为校长,他们都先后落座过广西大学校长的岗位,活跃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讲坛。他们这对父子,一个从广西大学建校之初便投身其中,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了物理学大厦,为广西大学的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成功地将广西大学推进了全国重点大学的211行列;作为师长,他们一生都与教育相伴,不但倾心培养出了若干院士、大学教授等科学家,还实现了“桃李满天下”的教育理想;他们同为著名物理学家,一位是“白金相图”和“X射线金属学”领域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一位是国家科学技术前沿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在物理学的“群英谱”上,这对血脉相承的父子倾注了毕生的热情、坚韧、洞察力和想像力,以惊人的天赋和才华,取得了近代物理学的杰出成就。他们不愧为我国近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物理学领域的“科学之星”。数十年来,他们兢兢业业,用心血和汗水在华夏的天空中挥就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向祖国,向人民,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我能”的答卷。
“我能”看似简单朴素,实则需要科学家脚踏实地、倾注毕生能力和前赴后继才能真正做到。
因为“我能”,牛顿奠基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普朗克建立了量子理论,法拉第奠定了电磁学基础,伦琴发现了“X射线”,居里夫人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近三百年来,物理科学家魔幻般地搭建起了通天的理论;近百年来,物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工业和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中国。
我用红笔在地图上标出了郑建宣和郑志鹏两位科学家先后走过的路,面对这些跨洋过海、穿梭南北的弯弯曲曲线条,我似乎看到了从“我能”到“高能”路上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
郑建宣教授生于乱世,成就于新中国,他的生命似乎就是为物理学而存在的。他出生在祖国南疆宁明的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青少年在武昌求学时期邂逅了广西大学创始人,受马君武校长的器重而受邀为大校教师。1933年,他负笈英国,在曼彻斯特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布拉格。经过超乎常人的努力,他在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领域获取硕士学位并发表了令业界称道的研究论文。回国之后,在抗日战争那些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在诸多著名大学被迫南迁的艰难时刻,他也不得不随分散办学的广西大学在枪炮声中往西南方向迁徙。无论是在梧州、桂林、南宁等八桂城市,还是在穷乡僻壤的广西融县和贵州榕江,他始终与师生们同甘苦,同进退,共患难。世道的混乱,未能阻止他淡定地在煤油灯闪烁的黑板上书写热力学三大定律,未能降低他讲授光、电、声、力、原子等高等物理学原理的音量,未能打断他解析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倔强心声。与此同时,他还坚持不懈的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组合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说句认真的玩笑话,就连共享白头的伉俪王耀珪也是他用物理学领域的趣妙横生故事吸引而来。
郑志鹏教授则生于大学校园,在四处迁徙的广西大学和母亲的故乡里中里过了自己的童年。后随父母北上吉林大学,在长春的冰雪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1958年,他和弟弟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改革开放伊始,在科学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光荣地进入了国家精挑细选的第一批赴德国留学的六君子名单中,荣幸地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大师的MARK-J探测器建造团队成员,并参与了荣获欧洲物理特别奖的三喷注发现研究。回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项目及负责北京谱仪项目,把我国的物理学研究和实验推向了国际前沿,并因此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他领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担任副所长、所长的同时,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
从1903年郑建宣教授出生到今天,时光的年轮已经扩展了121圈。在我国物理学这个领域里,郑老是最早进入的那批先行者。不是吗?1989年,汉字词语才首次出现“物理学”的词组;1901年,严复先生在翻译经济学名著《原富》时,担心读者看不懂,还特别在注脚中强调了“物理学之学名即为音译的‘斐辑格’”。因此说,郑老的生命是为物理学而存在的并不为过。令我们高兴的是,在历史翻过一个多世纪的今天,一本《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传物理学家传》终于问世,为我们打开了郑氏家族的大门。
打开这扇门,我们看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尘封历史和郑家三代人的奋斗足迹;打开这扇门,读者也必定和我一样想急切知道,郑氏家族的一门三杰是如何成长为教育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走的究竟是一条怎样不寻常的道路?他们的人生到底经历过哪些酸甜苦辣?又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风水,才能淬炼出如此人丁兴旺的百年香火?
毫无疑问,要解答这么多的为什么,我们真的需要走进这扇已经洞开的大门。
走进这扇门,我们看到了学术圈的重要
郑氏父子一直跻身在世界物理科学的顶级学术圈里,对理论、实验、研究成果乃至前沿动态了如指掌。郑建宣早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那是一所湧现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校。他攻读的X射线专业,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布拉格父子研究中心的突破方向。由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游走在专业前沿及学术氛围浓厚的圈子里,使他在“金属物理学”研究领域和创新实践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郑志鹏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及赴德国留学期间,一直在大师林立的物理学圈子里成长。在国外,他在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团队做研究;回国后,他从事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个倾全国之力进行的超级研究项目,身边聚集了国内外数百名顶尖的科学家进行分工协作。他的师生圈和同学圈囊括了包括丁肇中、李政道、赵忠尧、张文裕、叶铭汉等诸多如雷贯耳的物理学大师及出类拔萃的精英。这个始终站在世界物理学高山之巅的定位,为他们那个时代的研究者和后生搭建起了一架攀登世界物理学高峰的天梯。
走进这扇门,我们看到传奇也诞生在平凡之中
无论是在广西大学还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个最高科学殿堂,你看到作为校长、所长、教授、专家的郑氏父子,天庭饱满,面目慈祥,举止文雅,谈吐有致。他们既是一脉相承的奋斗者,也是你的邻家大爷大叔,如果不是坐在办公室或经专家介绍,你根本不会相信他们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大拿。他们不是网红,却圈起了立志为科学献身的满溪桃李及热情关注科技发展的诸多粉丝;他们不是明星,却在科学的天空中发现和烘托出我们梦中的一颗颗星星。他们是平凡的,却又是璀璨的。从传承到传奇,他们用责任、担当和理想,用生命的智慧和汗水,锻造了时代的、国家的、人民的辉煌;他们倾尽了毕生的精力与追求,实现了我国几代知识分子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的伟大理想。
走进这扇门里,我们看到了“风水”的意味
世上没人否认,家族传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后代成长和思想形成的重要性。在这本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亲是最好的风水”。
在传记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暂且用常人的眼光平视一下郑建宣前辈的家庭。他的妻子虽然出身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却从小因为家庭变故而生活在苦难之中。幸运的是,她有一位重视子女教育的母亲,支持这个女儿离乡背井外出求学,独自从桂北闯入岭南梧州,进入了省立中学读书。正是在那里,她遇见了才华横溢的郑建宣。波澜不惊的师生恋,结局是静静地拉上了天窗。从此,女人的柔情与牺牲,坚韧的意志与力量散发出了母性的光辉。如此,我们得以看见一位在那个时代为事业和家庭而忍痛放弃大学学业的人生马拉松跑者;得以知道郑老负笈英国完成高阶学位的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贤内助;得以了解她坚定不移地追随丈夫事业而钻山窝、渡大海,熬酷暑,踏冰雪,半辈子迁徙又迁徙,搬家又搬家的忠诚故事。如此,才有了6个子女,个个成为物理学家、理工专家和教师的春满厅堂。就连孙子辈的郑阳恒也成为了留学美国的博士,历炼成中国科学院教授及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在这个物理科学家的家族荣耀中,“她”是具象的,亦是抽象的。具象的“她”是中国传统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融为一体的鲜活形象,是现代知识界少见的女性楷模;抽象的“她”在郑志鹏教授眼里,是外婆叶瑞青,母亲王耀珪和他的爱妻杨云共同铸造的灵魂,“母亲”则是她们三代媳妇共享的尊称, 成为了家族的徽章和骄傲。当我读到她们“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的座右铭时,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这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郑氏子孙中哪一位后生谈起 “母亲”时,眼中都会饱含热泪,言语中都会溢出感激之情的大风水。
在读这本传记的过程中,每当我掩卷沉思之际,物理学家的超卓之道,教育学家的平凡之美,还有书中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都令我沉浸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之内,陷入久久的思索之中。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迈上了21世纪的24级台阶,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科学与创新在物质和精神中带来的种种奇迹和梦幻。我们从走在世纪前沿的材料科学中,在高倍显微镜里看到了千变万化新材料的“金相图”影像,欣赏过各种晶体和化合物“晶间组合”的美丽图案。为此,我们感谢郑建宣教授;同时,我们也从“原子核的伽马共振吸收”到“正负对撞机”及“谱仪”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上,从中国物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奖杯上,看到了物理学那朵“中国奇迹”升空的礼花。为此,我们感谢郑志鹏教授。透过这父子物理学家的故事,我们由衷感谢所有在传承中创造传奇的前辈和接力者,正是他们用科学的三棱镜,令我们惊奇地看到了物理学之光折射的七色彩虹,高高悬挂在奋斗者的头顶上。
毫无疑问,感动和思考是为了纪念和追赶。至少我们已经明白: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2024年初秋
作者简介:高明,字远方,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兼职教授,资深财经评论人。著有长篇小说《精英们》《黄线飞花》,摄影文集《答案在风中飘》等,曾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大量散文及经济学杂文。
编辑 梁冰欣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