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佳洁(见习记者) 潘晓荷(见习记者) 冉丁予(见习记者)
记者是个很酷的职业?由“e人”变为“i人”只需要一场街采?在镜头前工作的新闻体验官们,体验了南国早报记者/编辑的工作日常后,有这些话想说。
带教老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兰敏
农洁慧 音乐老师
▲农洁慧拍摄采访视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我的体验内容是出镜拍摄一个早报帮办视频。刚开始面对镜头时,我会有不自然、害羞的感觉,但是在带教老师的鼓励下,我自信起来。在镜头前描述新闻事件是一件非常考验语言组织能力的事情,出镜记者不仅要精简准确地表达出需要播报的内容,还要管理好表情,并且中途不能有错、不能卡壳、不能犹豫。在经过几次NG后,我顺利完成任务。
当天一直下雨,我们的衣服、鞋子、裤子被淋湿,头发也湿透了,这让我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不易。当我们在手机屏幕前浏览这些新闻信息时,其实都是记者们在台前幕后辛苦的付出,致敬每一位记者。
付梦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付梦妍(左)录制出镜视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我印象中的新闻记者一直是深入一线、直击现场,穿梭于各个场合采访的形象,是一个很酷的职业。来体验之前,我期待自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流畅的采拍。但是真正开始体验了才发现,记者这份职业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现场,记者不仅需要直观地表述事实,还需要有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多方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挖掘有效的信息,再通过笔端、镜头传达给读者和网友。
带教的兰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真实的新闻现场,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同时,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交流,也让我能够零距离接触记者,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宁悦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人员
▲宁悦(左)录制出镜视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在南国早报的记者体验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记者工作的艰辛,更加敬佩这个职业的勇气与担当。记者需要勇敢、有责任心和真诚,不仅要在各种恶劣天气下坚持工作,还要具备与不同人群沟通的能力,并在紧张的现场环境中迅速组织语言、准确地提炼关键信息,对个人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带教老师兰记者的经验传授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表达。
这次体验不仅让我对记者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尊重。
带教老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兰敏
共创作品:听说让一个“e人”变“i人”的方式就是去做街采,社牛网红体验记者的工作内容,轻轻地“碎了”……
梁油儿 网络达人
听说让一个“e人”变成“i人”的方式,就是去做一期街采?参加南国早报的记者一日体验后,我不由得对这句话表示认可。我的体验任务是完成一期街采,需要在半个小时内找5个外地的朋友,请他们谈谈对广西的印象。我原本信心满满,但街采真的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在不断地被游客拒绝后,我的心态和情绪很受影响。来体验之前,我印象中的记者就是光鲜亮丽的,体验过后才发现记者工作真是很不容易。我想对每一位记者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奔走在现场,让新闻被更多人看见。
带教老师:南国早报视频编辑 姚荛
共创作品:大学生夜骑开封火爆全网,是热血,还是莽撞?
陈奕龙 大学生
▲陈奕龙与市民互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在我心里,记者是超有正义感的人。体验完后,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不容易。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街采环节,我在一群大学生中寻找被采访对象,可能是我们太年轻,看上去不专业,连续问了十几个人,才有一个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次体验,我学会了如何对被采访者进行提问,还学到了如何寻找被采访对象。带教的姚老师超专业又超有耐心。感谢您的指导,让我收获满满。
赖日建 大学生
▲赖日建(左)、陈奕龙 (中)一起采访市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谰摄
一直以来,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在我的想象中,他们是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化身,雷厉风行,传播社会心声。在这次体验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街头采访中,如何选择采访对象,如何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随机应变,以及如何提升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闻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明白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不易。我希望未来南国早报在融媒体进程中更好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元化、更深入的报道。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