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俭芹 文/图
11月5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基层物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会,开展物管会组建和运行、物业管理条例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南宁市住建局物业科负责人对2024年以来南宁市住建局推出的多项促进物业行业发展的新规,以及南宁市物管会组建情况等内容进行介绍。
▲南宁市住建局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培训。
南宁市于今年8月20日启动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及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战”工作,截至11月1日,南宁市共成立了139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城区1324个,市(县)71个),另外南宁市还有492个业委会。
南宁市住建局物业科相关负责人分析,成立物管会的小区,大多是业主们积极参与,关心小区事务,所以成立较快;目前行动较为迟缓的包括单位型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公共收益少的小区和即将拆迁的小区等。
该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应建尽建、能快则快、规范高效”的原则,全面推进业委会(物管会)组建工作,确保实现南宁市70%以上的居民小区组建业委会或物管会的目标。
《南宁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于行业来说,它如何发挥作用呢?
对此,相关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南宁市青秀区湖滨广场小区物业公司擅自利用小共公共部位停车收费,而且收益账目不清。管理该小区的广西全安物业受到了行政处罚,因此,其信用分也将被扣减。扣减后,在该企业想拓展业务时,业主就能将其信用记录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该负责人称,自《办法》正式施行以来,目前已有约500家服务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纳入信用监管系统,南宁市行政执法部门对47个物业小区进行了行政处罚,将按照规定对相应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信用扣分。
南宁市物业服务监管平台赋予每个住宅小区专属二维码,为职能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提供统一的端口,实现监管、服务、投诉一体化。
平台主要有六大功能板块,平台主要有六大功能板块,分别是“码上看”“码上查”“码上办”“码上投”“码上改”“码上创”,即“六个码上”,可实现公共收支查询、电子投票、投诉反馈、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等物业管理工作“一码通办”。
目前全市已有2038个小区可以通过扫码查看自己小区的服务信息和公共收益公示等情况,“码上办”共收到业主投诉511件。
“码上办”自下而上的处理机制,为业主反映问题和物业服务企业解决问题搭建起了新的沟通桥梁,实现民生诉求由线下找组织向线上扫码反映的转变。其次,还实现了处理主体的综合性,构建形成了物业、社区、街道、县(市、区)四级联动投诉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小区”。
同时,“码上办”与8月1日施行的《南宁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密切关联,“码上办”的物业投诉解决比例与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评价直接挂钩,业主可在处理办结后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评价,业主满意度将会直接影响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评价,倒逼企业主动作为、接诉即办。
据了解,《南宁市物业管理电子投票规则》正式实施后,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线下投票,电子投票无需现场提交纸质文档,降低发起决策事项的门槛,使业主投票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另一方面业主只需简单的人脸识别就能将本人的投票选项与名下的产权房屋信息进行绑定,便捷操作流程的同时确保业主信息安全。同时,电子投票能确保投票全程透明公开,有利于保障业主行使表决权、规范物业管理活动。
2024年以来,南宁市共计完成电子投票数1024次,其中284个小区完成了电子投票工作。
今年,南国早报时常接到的反映中,大多情况是线下投票和电子投票同时进行。在线下投票中,寄送票视为参与表决的情况争议较大。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寄送票视为表决的前提是,先前业主大会表决同意使用这种方式后才能使用;如果先前没有经过业主大会表决,直接应用在当次表决中,则没有体现出业主的真实意志。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