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自然与城市融合,桂林在生态这份“考卷”上作了哪些答案?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文/图

“自然城市”,顾名思义不只要“自然”,还有“城市”,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保障人类的生活发展。 10月29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桂林,探访桂林入选“自然城市”平台背后的故事。

多举措修复漓江生态

10月29日的漓江,游客如织,江水清澈,江面鸟儿纷飞,不少游客乘着竹筏,拿起相机捕捉美景。

▲10月29日的漓江美如画。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梁雅佳摄

多年前,由于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行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为了呵护好桂林山水,桂林采取了关停两岸采石场、在流域划定禁养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山水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汤建伟告诉记者,为了修复漓江岸线,2022年,当地开始采用宾格网修复岸线,既能维持土体强度,还为植物根系提供了生存空间。

曾经的漓江江面上多处电缆、光缆交织。去年,部分电缆、光缆改从漓江河床下穿过,还原了漓江山水一体的自然景色。竹筏也由油改电,目前已有1210张游览排筏实现电能驱动。

作为漓江的主要支流,过去桃花江流域局部存在河床淤积阻塞、沿岸植被遭破坏等生态问题,影响着漓江的水质环境。当地政府采用松木桩护脚、叠石护脚叠加植物措施护坡等方式,既避免征用土地,还保留了原河道生态。目前,全岸共修复受损岸线21处,修复生态码头20座。如今,市民在桃花江生态河道上垂钓、骑行,一幅休闲生态与人文共处景象。这是当地政府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缩影。

曾宣布绝迹的鸟儿来安家

从水面到水边,湿地保护也尤为重要。作为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漓江之肾”的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面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供图

尽管已是深秋,但10月29日的湿地公园仍花草树木繁茂,不时有鸟儿从湖面掠过。十年前,由于缺乏保护,湿地面积减少,不同程度遭到污染。2011年开始,桂林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模式,开展了退塘(耕)还湿、有害生物防治及清理等工作,为生物生存繁衍留出空间,2023年起实施的《桂林市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态屏障。

“如今,湿地公园鸟类数量从建园初期的163种增加至目前的188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从19种增至31种;维管束植物从316种增至639种。今年4月,这里还发现了曾被宣布在我国绝迹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坐在巡逻船上,桂林市临桂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主任李铭一边介绍鱼群和鸟类聚集的地带,一边向记者介绍鸟类数量的可喜变化。

他说,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得以提升,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实现“生态+旅游+研学”可持续的循环发展模式。

AI助力生物多样性发展

作为在广西率先建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森林)(以下简称广西桂林漓江站)承担着漓江流域及周边区域生态质量样地监测、水生态监测研究等任务。10月30日,在广西桂林漓江站内,工作人员在数字漓江平台上可实时查看漓江的生物监测数据。

▲科研人员在数字漓江平台上查看漓江的生态指数实时数据。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梁雅佳摄

在户外,工作人员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生态系统立体监测和收集回传大量数据,利用AI算法可对实时回传的物种数据、人类干扰情况进行识别。“这类智能化的监测手段为生态系统评估和生态监管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基础数据。”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与遥感监测室主任杨海菊说,“传统的识别方法依赖于个人知识,自从有了AI后,新手也能很快上手,鉴定工作效率更高。”

相关新闻

广西首个!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竞争非常激烈,桂林市如何脱颖而出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