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文跃
近年来,平果市海城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鸭蛋产业,加强品牌建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蛋鸭产业竞争力,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10月23日,南国早报融媒体记者来到平果海城乡伏山村村集体经济蛋鸭养殖场,只见养殖场搭建在青山绿水间,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饲养员介绍,这里产出的鸭蛋色泽温润、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海城鸭蛋。王政喆摄
池塘里,一群群鸭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荡,泛起阵阵涟漪。养殖场内,饲养员忙着投喂鸭子、清理鸭舍、赶鸭子入水,之后便手持篮筐,走进鸭舍内捡拾新鲜的鸭蛋,筛选出品质优良的鸭蛋,装入盒子、打包售卖。
▲海城乡伏山村村集体经济蛋鸭养殖场。王政喆摄
“池塘养鸭增加了鸭的活动空间;鸭子以自家生产的粮食、牧草加工而成的饲料为食,辅以小鱼、小虾等……鸭蛋的品质有保证,在本地名气不小。乡里已为鸭蛋申请注册了商标,我们推出的礼盒装,备受本地市场欢迎。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把‘一村一品’鸭蛋项目做大做强,让土鸭蛋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金蛋蛋’。”伏山村党支部书记潘秋兰称。
▲当地群众展示海城鸭蛋。陈燕华摄
据了解,伏山村林木多、环境好,具有发展生态养殖产业的优势。村委会先后投入15余万元发展蛋鸭养殖产业,引入高产、适应性强的蛋鸭品种,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方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蛋鸭品牌。
来到雄烈村养殖户唐丽飞的蛋鸭养殖场,可见鸭子们三两成群,有的在水中游荡,有的在果林下穿梭,鸭叫声此起彼伏。唐丽飞正捡拾当日的鸭蛋,装上三轮货车,为预约的客户送货。
▲饲养员捡拾鸭蛋。王政喆摄
2016年,唐丽飞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养了1000只蛋鸭,经过摸索和实践,2017年5月第一批鸭蛋上市。如今,唐丽飞已成为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养殖规模也扩大到3000只,并带动其他农户发展蛋鸭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共同走上致富路。“今年,我饲养了 3000只鸭,每天下蛋300斤左右,根据目前行情每年收入可达8万元。”唐丽飞高兴地说道。
据悉,近年来,海城乡依托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全乡共发展蛋鸭养殖约30户,年产值达600万元,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也促进了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 李思叡
责编 钟亮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