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在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华联村上威坡的一片竹林里,成群的鹭鸟时而觅食、时而嬉戏,与翠绿的竹林交相辉映。前来安家的鹭鸟数量发展到了上千只,这得益于村民不驱赶、不伤害,以及当地林长制、湖长制的落实。10月19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上威坡,了解村民与鹭鸟的故事。
金秋时节,最后一批幼鸟已学会飞行,随成年鹭鸟迁徙,只有零星几只还徘徊在上威坡竹林及果林处觅食。
当天上午,56岁的村支书兼护林员龚小培来到上威坡,进入竹林巡逻。他一边清理路面枯枝,一边查看有无落下的幼鸟,敏锐地观察着竹林的动静。“今年这批鹭鸟有上千只,它们在4月来,又在9月底飞走。”他介绍,日常他还需挨家挨户到村民家进行宣传,号召大家不要乱砍乱伐,爱护生态环境。
龚小培回忆,自从2021年村里实施林长制、湖长制后,由于生态循环良好,这里的鹭鸟数量已从几百只发展到上千只,种类也增多了,出现白鹭、夜鹭、苍鹭等。
在这片鹭鸟栖息的竹林周边,居住着上威坡十来户村民。村民刘付贺家与竹林距离最近,多年来,他和家人已与鹭鸟成为老朋友。“我见证了幼鸟从出生到学会飞翔、成年鹭鸟如何哺育幼鸟。这些老朋友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
一次,一只鹭鸟飞窜到刘付贺家中,体型瘦小、精神萎靡。刘付贺搭窝给它休息,并喂养小鱼小虾。三天后,鹭鸟的精神好转并飞走了。此后,它常常来到刘付贺家中停留,似乎是来看望老朋友。
见证了鹭鸟在门前安家落户的点滴,刘付贺对鹭鸟的习性早已了然于胸,“它们爱吃鱼虾,会到池塘喝水,白天去几公里外的果林玩,晚上就回竹林休息”。
另一名村民刘荣栋说:“鹭鸟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大家逐渐养成了爱鸟护鸟的习惯。”他介绍,遇上红白事,村民都不会放炮,唯恐惊扰这些森林“精灵”。
鹭鸟对居住环境比较挑剔,不仅要求生态优良,而且还要有充足的食物。竹林附近有5个池塘,鹭鸟常常飞到池塘里抓鱼虾进食,村民也不驱赶。为让鸟儿喝到干净的水源,大家还注意减少农药使用,注重保护水源和湿地。日常,村民需要编织竹篓,竹林曾是他们取材的地方,但鹭鸟来安家后,大家再也没去砍过一根竹,自觉远离白鹭的生活空间。但如果发现鹭鸟受伤等需要帮助的情况,村民们又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如今的华联村,山清水秀,鹭鸟翔集。龚小培称,下一步,他们将会继续推行制度的层层落实,为野生动物提供优良的栖息地。
刘付贺抬起头望着竹林上的鸟巢,眼中满是期待,“来年春天,我们再重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