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刚报名的健身房、早教班,几个星期后就人去楼空?
近年来,随着教培行业淘汰加剧,教培机构恶意闭店,或与职业闭店人合谋闭店逃债等案例时有发生。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打击职业闭店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艺术伞”“木艺艺术”两家艺术培训机构涉嫌职业闭店被查处。
这也是北京办成的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什么是“职业闭店人”?
近年来,“职业闭店人”的黑手频频伸向健身瑜伽、教育培训等预付式消费领域,专为经营不善的机构策划闭店方案。
其一贯“套路”是,在明知商家即将倒闭的情况下,还为之制定短时间内吸收大量预付资金的方案。
“职业闭店人”一般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寻找目标企业,评估企业负债情况,按照负债总额收取一定比例佣金,以私下协商、秘密协议等方式操作,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变更、减资、破产清算等程序,帮助面临经营困境的预付式经营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一些“职业闭店人”通常会在闭店前,以店庆等名义组织促销吸引消费者预付费用,“职业闭店人”主导的闭店行为也导致员工薪资被拖欠、消费者预付费用无法退还。
今年,多地通报对恶意闭店、职业闭店行为进行查处。
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
按照“坚决打击职业闭店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要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统筹推进预付式消费治理工作。
经公安部门前期核查取证,发现北京小蕃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艺术伞”)、北京木翼创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木艺艺术”)2家艺术培训机构涉嫌从事职业闭店,侵害消费者权益。
接到公安部门移转线索后,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2家闭店企业及3家涉案背债中介机构、2名闭店人立案调查,查处虚假登记、协助虚假登记等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办成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市场监管部门同步撤销了“艺术伞”“木艺艺术”虚假变更登记事项,将闭店链条中9名自然人认定为虚假登记直接责任人,自虚假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市场主体登记。
“职业闭店人”为什么屡屡得手?
一方面在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有消费者表示,办卡前商家笑脸相迎,闭店后却大踢皮球,根本没有人来承担责任。而考虑到时间和金钱成本,多数人也会放弃起诉,最终“自认倒霉”。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职业闭店人”的身份及行为性质还存在一些模糊空间。
今年6月,最高法发布相关司法解释的征求意见稿,将清算义务人和帮助逃债人纳入责任主体的范畴。
北京市监局提醒:注意保留证据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预付式经营企业:
一是要严格落实《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依法、合规发行预付卡。
二是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不得任意加价。
三是经营者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应当停止收取预付款,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继续履行义务或者退还没有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时,应当与经营者签订合同或留存消费凭据,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或者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做到科学理性消费,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编辑 李思叡
责编 钟亮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