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文 尹世斌/图
在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南国早报、南国城报·健周刊于9月18日晚,在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了“健康大讲堂”直播,主题为“0~12岁儿童口腔常见问题大盘点”。0~12岁孩子该如何保持口腔健康,有哪些常见问题需要注意?当晚,南宁市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周磊、南宁市口腔医疗中心儿童口腔科医师杨虹,线上给家长们支招。这场直播吸引了许多网友在线观看,直播间观众突破10万人次。
最近,南宁市民黄女士发现她的孩子长出了“双排牙”。“乳牙还没有掉落,怎么恒牙就长出来了?”黄女士有些疑惑,9月18日晚,在观看直播时,医生刚好聊到并解答了这个问题。
杨虹介绍,孩子到了6岁就开始陆续换牙,一般是从下前牙开始换。一些小朋友的乳牙还没松动,恒牙就从乳牙的舌头一侧冒出来,长成了“双排牙”,这可能和骨头发育不足有关。
▲杨虹医生(左)作客直播间。
杨虹说,“双排牙”容易形成食物嵌塞,也就是在“双排牙”之间的缝隙容易残留食物残渣,不易清洁,会滋生细菌,从而引发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复杂的牙齿排列,还会导致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进一步加重口腔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当马上带孩子去拔除滞留的乳牙,给恒牙的萌出腾出位置。”杨虹说,这样做的话,随着舌头的运动以及颌骨的发育,大部分长偏了的恒牙,有可能逐渐移至正常位置。
直播中,杨虹介绍,3岁之前的孩子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常常有各种吮咬习惯,一般两岁左右会逐渐自行纠正,家长不需要强行干预;但如果孩子到了3岁,还是喜欢吮咬,比如喜欢吮吸手指,时间久了,容易造成牙齿不同的错颌畸形或者开𬌗,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
周磊说,平时去幼儿园给小朋友做口腔检查时,医生会比较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如果发现有开𬌗或“地包天”的情况,会及时通过老师来提醒家长。“‘地包天’越早纠正,越容易纠正。”
▲周磊医生(左)作客直播间。
杨虹介绍,除了要改掉一些不良的吮咬习惯外,孩子的牙齿想要长得规整,家长平时要鼓励孩子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牛肉干、玉米、苹果等,以增强孩子的咀嚼能力,刺激颌骨的生长发育,避免恒牙牙列拥挤,这样恒牙长出时能更整齐。
对1~12岁的孩子而言,最常见的难题之一就是防止蛀牙。对此,周磊建议,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了保证牙齿健康,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坚持每天刷牙,“我们说的刷牙,不是把牙刷沾湿刷一下牙,随便敷衍”。周磊特别提醒,3岁前的孩子需要家长帮忙刷牙;3~6岁的孩子在家长监督下刷牙后,家长仍需帮助孩子再刷一遍;6岁以后,家长要继续监督和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必要时可帮助孩子刷一下个别没刷干净的位置。周磊建议,孩子刷牙,应当每天至少刷2次,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此外,当孩子换牙期,牙齿出现缝隙时,可使用牙线,及时清理嵌塞的食物,避免“一坏坏两牙”的情况出现。
杨虹建议,家长应当定期带孩子进行涂氟和窝沟封闭。其中,涂氟相当于给牙齿穿上一层保护膜,提高对细菌的抵抗力;窝沟封闭可将牙齿表面细窄的沟沟缝缝填平,降低蛀牙风险。
当晚的直播,不少网友还针对其他的儿童牙齿问题进行了提问,医生在线进行了专业解答。
一直以来,南国早报、南国城报·健周刊不定期推出的健康大讲堂栏目,深受大众的喜爱,接下来,该栏目还将继续推出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如果大家对哪些健康、医疗、养生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可联系本报,本报将继续推出相关直播,给大家带去更多的实用性健康知识。
▲扫一扫,看直播回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