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第一课,遇见“大先生”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发布时间:

阳光追逐着夏日的尾巴,填满整个午后。

8月31日,林荫小道的尽头,记者跟随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研科科长郭忠信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电源开关拨动,日光灯依次打开。原本昏暗的馆内,便亮堂起来。

从人的胚胎时期开始,穿越一个个密封于福尔马林溶液的人体标本之间,给人的感觉,只有肃穆。

终点,一副人体骨骼标本巍然而立。

“我们的大先生,以这样的姿态,已经站立了20多年!”郭忠信告诉记者。

▲开学第一课,医学新生向郭德林教授骨骼标本鞠躬致敬。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这位老师,便是郭德林教授,被师生们尊称为“永远站立的人”。

1969年,作为天津支援广西医疗队成员,郭德林携夫人霍秀云来到广西。在农村巡回医疗工作陆续结束后,他没有返乡,选择继续留守在广西医科大学,从事他所热爱的眼科医疗教育事业。

“我想留下来报答广西的父老乡亲们,广西医疗事业和天津比还是差一些,所以我要一直留在这里。”郭德林这么说。

▲郭德林教授与妻子早年合影。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从学校“天津楼”宿舍到医学院,成了郭德林教书育人的必经之路。

微风拂过,阳光穿透树枝,投下斑驳树影,轻柔而又温暖。

“他把一生,都留在了广西。”提到郭德林,记忆一下子把黄家勇拉回那年夏天……

“刚见到郭老师时我才三十几岁,他带着我们上眼科临床课、看门诊、做手术,对我的教导无微不至。”已82岁高龄的黄家勇,是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的退休眼科副教授,他至今仍记得,郭德林亲手给他们展示的广西首例针拨白内障手术。

“后来我在外巡医给一位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当老人睁开眼睛,看见亮光时,围观的人都鼓掌喝彩。这是郭老师教给我们的技术呀!”对于亦师亦友的郭德林,黄家勇始终心怀感激。

1994年5月16日,郭德林查完房回到家,突发脑出血倒下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生前就立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鉴于医学人体骨骼标本严重缺乏,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作为对广西最后的贡献。”

▲郭德林遗嘱。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这是广西知识分子界捐赠遗体的第一例。生在北方的郭德林,落叶归根,故乡应是归处;但作为一个心怀苍生的师者来说,心之所向即是“故乡”。

▲郭德林教授与妻子早年合影。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遗体捐献望而却步,传统讲求“落叶归根”的观念深植脑中,遗体捐献少之又少,医学基础研究无奈受阻。正因如此,遗体捐献者的付出才显得格外珍贵。

历时5年,在成为“大体老师”,供师生进行血管、神经等病理解剖、教学解剖和科研后,郭德林的遗体被制作成骨骼标本。

他又一次站立起来,回到“讲台”上。

2017年年末,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落成,郭德林的骨骼标本迁移至此并设置了专门的瞻仰展台。每年清明节和开学,学校总会组织师生举行“致敬大体老师”等活动,学习党员楷模、感恩遗体捐献、践行医学誓言。

“医学新生的第一课都从这里开始。”作为解剖学老师,郭忠信告诉记者,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也被称为无言良师。他们犹如一本厚厚的教材,奉献自己就是为了让医学生学会救治更多的生命。

用日落换明月升起,以生命点亮生命。正如郭德林所言,“天赋的生命有限,唯有精神不灭。”

“感谢无私奉献的大体老师,向你们致敬”“谢谢为科学献身的你们”“无言良师,谢谢那份默默无名的伟大”……生命科学馆的出口处,有一块电子留言板,满屏都是学生们真挚的留言。

“老先生在那儿站着,就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22级学生赵龙祺对记者说,“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完成一场对生命的学习,去感受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

生命虽有尽头,但行走在生命之后的精神永远温热。

1999年,广西医科大学身患绝症的医学生吴帆,于生命终章留下遗言:把角膜和遗体捐作医学研究;2023年,大四学生易海欣在突发意外后被宣布脑死亡,她的父母在无尽悲痛之中,为女儿作了人生最后的决定:捐出心脏、肺脏、肝脏以及双肾,给予五名器官衰竭患者生的希望……

曾经上课的矮楼平房,变成了现代教学楼;只能用粉笔写字的黑板,也换成了多媒体屏幕……每逢新学期,郭德林教授生前常走的林荫小道,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子。

在这条充满大爱的奉献之路上,大先生,不是孤身一人。

▲郭德林教授与妻子早年合影。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人物小传

郭德林(1914—1994年),男,生前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退休眼科教授。

作为学科带头人,痴迷科研的郭德林经常给同事们上专业课,无私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受身边同事和学生们的爱戴。1982年6月,经过党组织的讨论通过,68岁的郭德林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5月16日,郭德林因病去世,享年79岁。夫人霍秀云遵其遗愿,将他的遗体完整地无偿捐献给广西医科大学用作医学研究。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受到他的教育,郭德林被师生们尊称为“永远站立的人”。

▲1999年1月5日南国早报头版头条报道郭德林教授事迹。广西医科大学供图

《南国早报》1999年1月15日头版报道

郭教授重新“站立” 霍女士不忍见夫

本报1998年11月23日率先报道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广西医学院一附院)眼科专家郭德林教授的遗体捐献给医科大制作人体骨骼标本的事迹后,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1998年最后一天,郭教授的骨骼标本制作已完成,并摆到了医科大人体解剖学陈列室最醒目的位置。去世5年的郭老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了。

郭教授的夫人霍秀云女士为此倍感欣慰。她对记者说:“我终于为先生了却了心愿。”

解剖学实验室主任莫小敏在标本完成的最后一刻,最先想到请霍奶奶来看一眼老伴。5年来,无时不牵念丈夫的霍奶奶却打住了迈出门的脚步。5年前的那天,先生脑溢血匆忙离世,临走一句话也没留下。猛地这一“见面”,霍奶奶怕伤情太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决定等春节时老家亲属来后再结伴去看丈夫。

现在,霍奶奶在那间简朴的居室里,经常回忆着跟郭老共度的岁月:1969年,他们随天津医疗队支援广西,到过桂平农村当眼科医生,后又调入医学院搞教学和科研。郭老曾任眼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是中华医学会广西眼科学会会员,享受专家高薪待遇。1987年退休后,郭教授接受学校返聘,继续从事教学,还获得了“全区高等学校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霍女士在随夫赴广西后,也放弃了原来从事的钢琴教学,做起家庭妇女,一心一意支持丈夫的事业。

霍奶奶谈起往事充满激情,她说:先生多才多艺,在大学是足球运动员,还导演过话剧《钦差大臣》,举办过个人业余影展。他脾气好,人缘也特别好。60岁那年,郭教授痛感医用眼角膜奇缺,遂与夫人约定:死后把遗体完整地捐献给医科大学,供医学实验用。

无子无女、与丈夫同心同德一辈子的郭夫人欣然支持丈夫的决定,并表示死后也将捐献自己的遗体,与先生同择义举。她说:“我是跟先生生死同心。”

记者看到,霍奶奶的家非常俭朴,家具陈旧,客厅只有一台小电视,但屋里却堆满了书。霍奶奶说:“我与先生生平就喜欢种花和藏书。先生医学方面的书,在他死后就全都捐献给科室了。”

编辑 丁春霞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