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五塘知青六十周年重聚,追忆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1964—1965年间,南宁市1300多名知识青年奔赴南宁邕宁县五塘实验区(现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辖区及周边区域)支援建设,与村民一起犁田、插秧、挑稻谷……五塘变成他们的“第二故乡”。8月28日,200多名知青齐聚召开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忆当年过往,感叹今日的幸福生活。

.

▲8月28日,南宁五塘知青召开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王诗琴摄

知识青年奔赴五塘

学技术助粮食增产

1964年,时年不满16岁的周向东从南宁五中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前往五塘公社五塘大队林村插队务农。那时候,他们大多是没接触过农活的城市学生,靠村民手把手教干农活。周向东等知青头戴草帽,脚踩“海陆空”鞋,与村民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配合实验区做绿肥压青、玉米杂交制种等技术改革与示范试验,同时还兼顾起烧窑、榨油、养猪等副业工作。

▲从左到右依次为:蒋细英、周向东、王缉茗、梁成壮。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1965年1月,五塘耕读学校(后更名为五塘耕读大学)成立后,学校实行“半耕半读”制度,知青农闲时到耕读大学学习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医学等课程,农忙时回到各自生产队务农,把知识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周向东说,在知青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到1965年,当地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每亩增至200多公斤,比实验区成立前翻了一番。

▲回忆录收录的老照片。受访者供图

如今,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上千亩标准化稻田宛如绿色海洋,五塘镇被誉为“南宁粮仓”。“五塘镇辖有五塘耕读大学旧址资源,当年知青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孕育出‘耕读五塘’文化,推动五塘古稻香米的演变和发展,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兴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勇说。

▲五塘耕读大学旧址。陈林摄

▲1964年五塘原野和2014年五塘田园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知青乡亲感情颇深

逢年过节联络探望

1970年6月,知青们相继被安置到工厂、农田、铁路等行业工作,离开他们奋斗过的“第二故乡”。老知青王缉茗说,当年吃穿住行都由村民照顾,与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

“以前个子小,村民都叫我小鬼。”老知青梁成壮说,在五塘插队务农时,每逢过节都在村民家里庆祝,回城后的10年里,每到春节他仍从南宁骑自行车去到五塘房东家开年。“小鬼来啦!小鬼又回来啦!房东总是亲切地呼唤我的小名,临走时还会塞上满满土货让我带回城,就像亲人一般。”

今年80岁的蒋细英曾经就职于五塘耕读大学。“1965年我才21岁,是他们的助教、实操老师、生活老师,我就像大学里的辅导员,同学们都叫我蒋大姐,这个称呼一叫就是60年。”蒋细英说。

104.8万个字符、274篇文稿、900张老照片……2014年12月,一本《热土真情——南宁五塘插队知青回忆录》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知青们撰写的散文故事、文艺作品和历史资料,记载了广西创建邕宁县五塘实验区、创办五塘耕读大学与南宁知青到五塘实验区插队务农的历史。

▲周向东向记者介绍回忆录。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8月28日,蒋细英与周向东、王缉茗等知青在六十周年聚会上相聚,几人再次翻看回忆录的老照片,重拾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重温上山下乡的峥嵘岁月。那段“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奋斗日子,依旧闪耀着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