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文 苏华/图
7月27日下午5时30分,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海山渡口上空飘来一团乌云,江面风力开始加大,天色很快暗下来。王周兰麻利地解开缆绳,为村民穿上救生衣,启动渡船向江对岸驶去。
在这个渡口,王周兰已坚持摆渡5000多天。14年前,她和丈夫用一艘铁船,串起沿岸村民的出行和生计。在命运无情地夺走王周兰的爱人后,摆渡人从曾经的“夫妻档”变成她一人,但她仍选择坚守丈夫遗志,为爱撑起老渡口。
心系村民
这对夫妻当起摆渡人
海山村位于南流江入海口附近,形似一座半岛,海山村的300多亩耕地被江水切割在对岸,村民必须跨江去对岸种水稻、甘蔗和红薯。同时,不少孩子要跨江上学,沿岸几个村的人要走亲访友,乘坐渡船成为当地村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以江对岸的沙岗镇三叉冲村为例,它与海山村的绕行距离有近20公里,乘坐渡船却只需5分钟。
据合浦海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忆,海山渡口已存在30多年,渡船也从最初的竹筏到后来的木船,变为如今的铁船。
2010年,渡口的老船长退休,摆渡船也接近报废,承载着众多村民生计和情谊往来的海山渡口面临关停的可能。土生土长的海山村村民林业光暗下决心:“绝不能让渡口停下来!”
“他是想继续方便两岸的村民。”王周兰理解丈夫的选择。之后,夫妻俩找亲戚凑了4万元,加上政府补贴的2万多元,买了一艘20座的铁皮船,接替老船长做起了摆渡的工作。在费用方面,王周兰和丈夫认为,渡船主要为乡邻服务,收费不能太高。“尤其是去江对岸干农活的,就收1元一趟。”
“开船了,快上船啦!”船来了,江面上也重新响起吆喝声。
寒来暑往,由此岸到彼岸。夫妻俩的这艘渡船串起了沿岸村民的出行和生计,每年运送人数达5万余人次。
丈夫离世后
她为爱独自坚守渡口
摆渡虽然辛苦,但王周兰却觉得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他负责开船,我负责引导乡亲们上下船。”王周兰说,夫妻搭档的日子里,家里还种了几亩农田,农忙时,她在田里,丈夫在船上,两人就这样守望相助,苦中作乐。
但命运却并未善待这对夫妻。摆渡的第10个年头,林业光不幸患上咽喉癌。病床上的他自知时日无多,叮嘱两个儿子接好班。可王周兰更希望儿子去外面闯一闯,于是,她决定完成丈夫未竟的心愿,独自揽下渡口。
此后4年间,几乎每天天刚亮,王周兰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海山渡口,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不到凌晨5时,她就起床煮点粥或面条,当作当天的早餐和午餐。
提起王周兰,沙岗镇浦江村的莫女士印象深刻。“王阿姨很热情!”莫女士回忆称,每次乘坐渡船时,王周兰都会主动帮她把电动车推上船,有些村民行李多,她也会上前帮忙提。
如今,由于渡船保养维修和油费成本增加,摆渡费变为3元左右一趟,但乡亲们都很理解。
“乡亲们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值得。”王周兰说,不少村民怕天热她吃不消,坐船时特意送她一些水果,西瓜、龙眼、黄皮果等都有。
全年无休
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7月27日下午,看到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来访,王周兰笑着迎了上来。但她似乎并不擅长与外人打交道,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不知如何安放。55岁的王周兰身形瘦削,常年日晒雨淋让她的皮肤黝黑松弛,白发也爬满额头。
“她确实太累了。”王周兰的儿子林永福告诉记者,母亲几乎全年无休,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都得守在船上。平时只有刮台风或涨大水时,她才能短暂休息几天。
有时,林永福也会和妻子给母亲送饭。他还特意考了渡工证,在家里农忙时帮母亲搭把手,换换班。“我们都想让她早点退下来休息,但大家都明白,她舍不得两岸村民和对父亲的承诺。”
或许,王周兰的人生半径早已与海山渡口紧紧绑定在一起,但渡口无人时,她也会通过手机看看新闻,关注些国家大事。
这个大半辈子都没怎么与外界接触的农村妇女,人生仅有的一次出广西的旅程,是新婚后不久和丈夫去深圳玩了3天,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实说心里话,我还是想再出去走走看看,但不懂什么时候有机会。”说罢,王周兰再次启动渡船。她笔直地坐在发动机旁,左手握住方向杆,双眼直视前方。江的对岸,仍有村民在等着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