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实习生:梁如婷/文 邹财麟/图
7月26日是世界红树林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和自治区海洋局了解到,作为我国红树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区,广西红树林种类丰富,面积保有量稳居全国第二。全区共有3处红树林湿地被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位于防城港市的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种植了大片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广西红树林种类丰富,共记录拥有真红树植物12种,半红树植物8种。全区沿海均有红树林分布,以北海市最多,其中英罗港、丹兜海发育最好。
2023年,自治区海洋局对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红树林生长状态良好。与2022年相比,红树林群落状况总体稳定。其中,在山口红树林的丹兜海调查区域和英罗港调查区域中,共记录真红树植物11种和半红树植物6种,主要建群种包括白骨壤、桐花树、木榄、秋茄和红海榄。
▲防城港市西湾大道的沿海路段种植了大片红树林,与居民楼隔海相望。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2020—2024年,广西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853公顷、现有红树林修复2236公顷,治理红树林敌害生物互花米草约600公顷。根据2022年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广西红树林分布总面积为104.04平方千米,位居全国第二。全区共3处红树林湿地被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地4处、保护小区6处。
据悉,广西已完成红树林监测与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全区15万亩红树林逐步实现“实时可视”监管,目前视频监控点位已覆盖全区约25%左右的红树林区域。此外,红树林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除国家重大项目、防灾减灾等需要外,禁止占用红树林湿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