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为守花开,他们接力等待数十年丨报告,发现新物种!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巫碧燕/文 尹世斌/图
编者按

近一年来,广西频频发现动植物新物种。据统计,广西共发现新物种48个,发现植物新物种数量全国同期排名第二。每个新物种的发现,都是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拓展;发现新物种的背后,是一群群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和热衷自然科学研究的普通公众,深入山野调查并持续研究的努力……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新物种的发现者,探寻“发现”背后的故事。

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科学家来说,一棵不认识的小草、一只没见过的昆虫都有可能是新物种。从野外采集到撰文发表一个新物种,需要完成4个严谨的步骤,他们常常上山蹚河、深夜出行、在实验室苦等。他们严谨执着、乐享孤独,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大自然的惊喜。

 .

耐心:苦等三年只待花开

植物新种的发现,往往考验发现者的耐心。

7月雨季,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长无叶兰开始钻出地面开花。

为了看到它完整的花瓣,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覃营曾经苦等了3年。“第一次看到它时,开花已近尾声,花朵残缺,无法准确鉴定。”2018年,覃营气喘吁吁地爬上雅长保护区海拔1800米的高山,在一处坡度接近60度的陡坡上,发现了3棵只有残缺花瓣的无叶兰属植物。

之后的两年里,在它的已知生境附近,覃营都找不到完整的花朵或者足够多的植株标本来确定其形态、颜色的变化幅度。

2021年,覃营成功观察到了完整的雅长无叶兰开花植株,经确认其是未被描述的新物种,并在当年成功发表论文。

▲图为雅长无叶兰。覃营摄

深山藏幽兰,覃营一年大概有150天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在野外,有可能会遇上蚂蟥、毒蛇等,科研人员除了带上专业装备,治蛇伤的药也是必备的,还要随身带着一根棍子“打草惊蛇”。有一次,跟在覃营后面的学生惊呼:“你踩到蛇了!”所幸当时人没有被蛇咬伤。

从2018年至今,覃营和团队小伙伴共发现10个植物新种。其中有3个兰科新种,分别是九万山舌唇兰、木论隔距兰和雅长无叶兰,丰富了人们对兰花的认识。

接力:神秘乔木40载终得正名

接力攻坚,是一代代新物种发现者的默契。

在广西植物标本馆里,一套采集时间相差40年的大瑶山琼楠标本,是几代研究者接力攻坚的生动写照。

1981年,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家韦发南等人在开展广西大瑶山第一次植物科考时,采集到了一种琼楠属植物的标本,根据形态特征判断,怀疑是琼楠属的新种,并把该种植物暂命名为毛叶琼楠,由于没有采集到该种的花、果标本,因此无法做到准确鉴定。在此后数十年间,韦发南及其团队成员虽多次前往大瑶山开展植物资源调查,但始终没能发现其开花或结果。

▲1981年,韦发南等人在大瑶山采集到的疑难物种标本。

2020年,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局长谭海明在保护区滑坪片区的路边,发现了一棵特别的结果乔木。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俞淞初步判断它是樟科琼楠属植物,第一时间请教了韦发南。这一年,韦发南已经80岁了。

“没错,就是它!”韦发南像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老友,一眼就认出来,很是激动。他吩咐黄俞淞找出他们1981年在大瑶山采集的标本进行比对,确认为同种植物,并尽快着手下一步研究,关键是要采集到其开花的标本。

2021年5月,黄俞淞和团队终于采集到了大瑶山琼楠的开花标本,补足了该种准确鉴定的证据链。2022年,论文正式发表,韦发南等人在1981年采集到的疑难物种标本才终于有了正式的中文名:大瑶山琼楠。

严谨:用实验反复推演确定新物种

动物新种的确定过程,常常让科学家们产生自我怀疑。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竹叶蛙,就一度被认为是鸭嘴竹叶蛙。

2022年,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伟才,正进行一项关于竹叶蛙属物种演化的课题。团队测试了多个地点十几个竹叶蛙属物种的分子序列,发现其中一个大明山保护区个体的测试结果,与别的竹叶蛙“聚类不到一块”。

“第一感觉是测错了。”陈伟才找到这号标本进行核对,确认其背部后下方有明显的棘突,和鸭嘴竹叶蛙不一样,再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发现分子遗传距离也很大,显然是不同物种。

▲实验室里,陈伟才用体视显微镜核实标本外部形态特征。受访者供图

有了实验室里的确凿证据,陈伟才瞄准蛙类5月的繁殖季,数次来到大明山的朝阳溪,趁着夜晚溯溪而上8个小时,收集到了这种蛙类的雌雄标本。2024年初,陈伟才团队正式在国际经典分类杂志《ZooKeys》发表该研究成果,并以标本采集地命名该物种,即大明山竹叶蛙。

▲工作人员正在寻找大明山竹叶蛙。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大明山竹叶蛙。陈伟才摄

“运气很好!大明山竹叶蛙在繁殖季更容易被找到,棘突和第二性征也更明显,对研究有很大帮助。”陈伟才谦虚地笑笑。

“运气”的背后,是深厚的学识。

陈伟才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近20年,在人迹罕至的黑夜中走遍了广西各个保护区,已发表了14个蛙类新种,同时还发现了十多个中国或广西新记录,其中,十万大山浮蛙是我国学者首次在浮蛙属发表的新种。

今年暑假,陈伟才依然忙碌,他辗转广西各地收集标本的同时,还在着手撰写一篇新物种的论文。“是一种桂北的树蛙。”严谨的陈伟才只透露了只言片语。

让我们继续期待。

相关新闻

民间有高手,广西这些公民科学家助力发现新物种

给新物种起个好名字,有什么“套路”?

都是弹琴蛙,名字大不同!物种为何频繁“上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