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遇上“采购员”“供货商”轮番抛出“大订单”,商户就要小心了。近日,贺州昭平县一名商户接到自称学校“采购员”的电话,信以为真,结果被骗走15.6万余元。
近日,梁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昭平某学校的“采购员”,需要采购一批茶叶。她随即添加对方微信,商定价格。次日,对方又联系她,询问能否帮忙采购一批海鲜,她同意后,对方将一名“供货商”的联系方式推荐给她。“供货商”称,这批海鲜价值较高,需要先转货款15.6万余元。接着,“采购员”向梁女士发送了一张16.7万余元的转账截图,声称两小时会到账。
由于“供货商”不断催促转账,梁女士便先垫付了15.6万余元的货款。两个小时后,梁女士没有收到“采购员”的货款,联系学校后发现并无此事,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目前,梁女士已向公安机关报警。
民警介绍,这种骗局的主要手法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商户联系方式后,假称采购物资,再提供虚假“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要求商户代买并提供转账截图;商户认为可以赚中间差价,毫无防备给“供应商”转账。而所谓的转账截图是虚假的,商户的钱就这样到了骗子手中。
警方提醒,凡接到以“学校、政府部门”等单位名义要求采购、转货款的,请务必先核实。涉及到垫付资金的交易,请立即终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