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颜强
小村庄,大舞台。6月29日晚上8时,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进锦绣大藤峡 畅游武宣滨湖城”——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四安村举行,游客们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视听盛宴,感受移民新村的富美魅力。
▲武宣县桐岭镇四安村民俗文化活动表演现场。李干金摄
当天的晚会分为“生态水城、多彩库区、幸福宣城”三个篇章,包含山歌表演、非遗展示、诗朗诵、舞蹈等12个节目。节目不仅展现了武宣县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建设“三城三区”发展的丰硕成果,还全方位展示了大藤峡多彩库区的移民生活,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称赞。
▲中央民族大学刘翠兰教授和武宣县桐岭镇童之梦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鄂伦春小唱——高高的兴安岭》。李干金摄
据了解,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性重大惠民品牌文化活动。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广西有三地入选,武宣县桐岭镇四安村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能在自己的家门口观赏到这么盛大的晚会。”在观看“村晚”后,四安村村民黄丽平对家乡的巨变称赞不已。过去,四安村因频发洪涝灾害,被村民称为“水沟村”。如今,作为武宣县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该村已然完成了脱胎换骨。走在村里,绿树成荫,花繁叶茂,崭新的村容村貌、颇具规模的产业基地,让人眼前一亮。四安村的变化,得益于抓住大藤峡建设的历史机遇,搭上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快车。
▲彩调《调子响起幸福来》。李干金摄
2024年,四安村产业项目预计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全村通过务工、流转土地、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四安周边5村共增加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一个偏远小山村摇身变成了村美民富的移民新村,也登上了全国夏季“村晚”的大舞台。
此次四安村全国夏季“村晚”还以“村晚+”的形式,积极推动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当天上午,上万名来自各地的游客齐聚四安村,与当地村民唱山歌、选“瓜王”,踊跃参与到跳民族舞、竹竿舞和金瓜送福等各类民俗活动中,体验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