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文 尹世斌/图
倘若时光是一条河,马承雄便是划船打捞记忆的人。多年来,他收集了数千张南宁老照片,将照片发布到网络。大家纷纷留言,和照片一起重现了城市的往昔岁月。
缘起:打捞影像,追溯时光
6月29日,42岁的农技培训师马承雄应一位老者之约,来到南宁市唐山路,随后花费2600元,从老者手中收购了一批老照片。
上世纪80年代,在老家钦州,马承雄常听父亲说起少时的南宁见闻,脑海里有了一条南宁的“时光之河”。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南宁求学,发现父亲口中的老南宁早已流逝,好在有一张张老照片,像河中的浮木,镌刻似水流年。于是,他开始搜集南宁老照片,打捞邕城记忆。
马承雄的藏品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来自一本1925年的英文摄影杂志,照片拍摄了一名南宁的卖蛇人,图注说他的手腕上有蛇咬过的孔状齿痕——清晰的细节如年轮。
缘来:晒上网络,摆渡今夕
在马承雄收藏的老照片里,仅朝阳花园、镇宁炮台、南宁大桥就有上百张。虽然不少看似“重复”,但他觉得有价值,“角度、年代、人物不同,承载的信息和记忆也不尽相同”。
2022年初,马承雄开始在抖音名为“承雄忆南宁”的账号上晒照,把邕城今人带回旧忆。
网友小唐意外看到了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这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照片里,小唐的母亲一个人坐在南宁大桥的石栏上,笑靥如花。小唐说:“母亲是当年的厂花,照片大概是厂里某位叔叔的私藏。我感慨母亲的年轻美丽,更想起了工厂大院里纯真的时光。”
网友“桂”看到了20世纪90年代南宁的机场公路:“这是我回家的路。1999年起,我离家到南宁念书、工作,每到周末都会骑车回家帮父亲干农活。”
还有人认出了照片上年轻的自己,有人看到了老同学……照片找到主人,开始变得鲜活,让久违的乡愁和往昔的记忆冲击心头。
缘聚:留言献忆,涓滴成河
1957年的武鸣灵水、1965年的朝阳路、1974年的百货大楼、1986年民族大道的奠基仪式、1993年开发中的大沙田……标注在照片上的年份,像一个个时光坐标,让人感受南宁的沧海桑田。
和旧照一样“好看”的,是网友的留言。
6月29日,马承雄晒出了1988年南宁木材厂的大门。评论区里,网友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木材厂的“前世今生”:“我家木地板就是这家产的,随便用湿拖把拖,用了20多年没问题”“小时候,凌晨5时就拉着木车去厂门口排队等,一到上班时间就冲进去抢木糠”……
还有一张拍摄于1998年、开通前夕的南北高速公路照片,吸引了700条留言。有网友讲述自己17岁时参建这条路的往事,有网友买下了当中退役的越野车,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碎片跃然眼前。
30年来,马承雄已为自己的这一爱好花费上百万元,收集了数千张老南宁的冲印、印刷原照。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他都会给妻子送上一捧鲜花,感谢妻子的支持。他用相机拍下这些易逝的花朵,留住一份专属自己的温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