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乒宾
很难相信,一个双目失明的农妇能够写文章,并且开了微信公众号,成为百万粉丝平台的签约作者,还有稿费收入。她就是河池市凤山县乔音乡的农妇蓝敏妮。蓝敏妮给自己取了笔名“蓝野针”,“针”寓意“细小却不屈,凝聚着生命的尖锐与坚韧”。她说:“写作,让我不再感到一切的失去,而变成了重建自我的新起点。”
▲盲人农妇蓝野针。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31岁双目失明
1987年,蓝野针出生在来宾市忻城县的一个乡村。19岁时她放弃高考,赴粤打工。比她年长4岁的同事罗先生注意到了这个特别节俭的姑娘,吃饭时,总是将碗里的肉夹给她。4年后,两人结婚了。
2012年,大儿子出生,夫妻俩举债在凤山县乔音乡老家建了新房。2015年8月份,有了小儿子。夫妻俩继续在广东打工还债,把两个孩子留在老家给爷爷奶奶照顾。
2018年4月30日,公司月底盘点,蓝野针发现自己竟然看不清A4纸上的字了。原以为是疲惫所致,休息几天就能好。5月2日,她连路都看不清了。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因眼底病变,她的眼球萎缩、视网膜脱落。术后,拆开纱布的那一刻,她连一丝光亮都感知不到了。
克服困难努力生活
▲失明后的蓝野针在购物。
突然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平常生活中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都会变得极其困难”,蓝野针说,“我充满了无助和恐惧,觉得这个世界不属于自己了。”
而家庭的重担则都压在了罗先生身上。无奈,他将蓝野针送回凤山老家生活,自己留在广东打工。
以往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于蓝野针而言都成了“超级难题”。出门时,大儿子用一根棍子牵着她,但她还是一时无法适应,有一次从楼梯上踩空摔倒,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最难的是做饭,起初她经常油盐掌握不好,手被刀切伤,被锅柄烫伤。
▲失明后的蓝野针学会了做饭菜。
爱和包容助她前行
在人生至暗时刻,亲人们给了蓝野针无限的包容和关爱。她住院的时候脾气暴躁,但丈夫总是温声细语地回应她;回到老家后她躺着不想动,公婆就帮着照看孩子、煮饭做菜。
2020年9月,蓝野针带着两个儿子到凤山县城租房求学。第一天,她去学校接小儿子,人多车多,她寸步难行。远在外地的姑姑打通了视频电话,在电话中为她远程指路。傍晚6时,姑姑打电话说,不放心,要去看看她。随后,姑姑开了几个小时的车,次日凌晨1时才赶到,拉了一尾箱的生活物品,甚至连筷子和牙签都带来了。
两个儿子成了蓝野针生活中最大的依靠。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教育活动,在表白环节,两个儿子不约而同地冲上台,对着台下大喊“妈妈我爱你”。而其他家长纷纷伸出温暖的手,把拿着盲杖的蓝野针护送到了舞台中央。在台上,她和儿子们紧紧拥抱,泪流满面。
凤山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韦雪萍是蓝野针一家的帮扶干部。她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这些年,她经常去看望蓝野针,被蓝野针的坚强深深感动。在她的帮助下,蓝野针一家于2019年9月成功申请了低保。
她用文字点亮心灵
在各方的关爱下,蓝野针振作起来。每天除了睡觉时间,她基本都在听书。在听书的过程中,她逐渐爱上了文字,也爱上了写作,“文字可以滋养灵魂,让我不再害怕黑暗和孤独”。
“你看不见,是怎么写作的呢?”记者问。
“我在手机和电脑中安装了一个语音读屏软件,所有的操作都靠键盘,我把键盘上所有的按键和组合键都背下来,每按一个键,读屏软件会转换成语音反馈到我耳朵里。”蓝野针说。
▲蓝野针正在写作。
2023年5月,她写了两篇人物故事;6月,她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也确定了自己今后的奋斗方向。那一天,蓝野针给韦雪萍打电话报喜时,激动得声音有些发抖;7月,蓝野针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始在上面发表文章;10月,她成为一家百万粉丝平台的签约作者;12月9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个人的盲眼英雄》,投给《凤山文学》公众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众多写作爱好者的赞赏。
蓝野针勤于笔耕,已写了30多篇文章,有了较为稳定的稿费收入。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凤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陈伟撰文称赞蓝野针:“她除了看不见,什么都不缺。双眼看不见世界,还有双耳可以聆听万物,遥望不了山巅,双脚可以丈量山路,无法用光芒点亮黑暗,但文字可以点亮心灵。”
蓝野针说,感恩时代,是这个时代让盲人有了追求梦想的权利。在努力的过程中,有很多善良的人不计回报地拉着她向前走,让她一步步地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她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曾经亲眼看过这个世界,脑海深处留有色彩。”
(读者某女士 稿酬100元)
一起欣赏蓝野针的作品:
11岁男孩花2小时帮失明妈妈修电脑,不要钱却提了一个要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谭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