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随着广西高考成绩发布,考生和家长进入志愿填报时间,一些机构贩卖志愿填报焦虑,声称掌握内部数据,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家长和考生要注意甄别,切勿冲动消费。
近期,一些机构打着志愿填报专家的旗号,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志愿填报不熟悉的情况,贩卖志愿填报焦虑。他们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未来”的说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报作用,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大数据志愿辅导等,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考填报志愿前,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会发布“广西普通高考一位一档表”“广西普通高考一分一档表”、去年各高校录取情况、志愿填报指导视频等,高校也会在官方网站介绍学校招生章程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今年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还推出免费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方便考生和家长查询、搜索录取信息,助力志愿填报。所谓的高招数据库,都是网上公开信息,并不存在内部信息、内部数据。
在志愿填报期间,考生可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的咨询电话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从过往家长购买志愿填报服务情况看,有的机构声称能“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但实际上,他们为了能提高所谓的志愿填报成功率,甚至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损害考生的正当权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