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文/图
6月22日上午,由南宁残疾人联合会牵头举办的“守护星辰,从孤独走向融合”专题活动在南宁举行,百名孤独症孩子和家长放纸飞机、种瓜果、交新朋友,孤独症医学康复专家带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孩子们还体验了扎染、安全教学、烹饪、餐桌礼仪、同伴社交等课程。南宁一家民营康复医院在活动现场宣布,为孤独症群体开放20个就业岗位。
▲志愿者和孩子一起种植瓜果蔬菜。
在活动的论坛上,来自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带来了主题讲座《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的研究进展》。讲座提到,学界一度认为50%左右的孤独症患儿伴有智力障碍,但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患儿的交流障碍会较大影响智力测评结果,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升患儿的智力表现,为融合教育奠定基础。
▲医护人员为孤独者患者搭建社交空间,锻炼交流能力。
活动现场,不少家长咨询孤独症病因。医生表示,目前,孤独症病因的生物学基础尚未明确,可以确定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因素占70%~80%,孕妇高龄、感染病毒、患有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新生儿遭受窒息缺氧、病理性黄疸等,都有可能引发孤独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