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名校研学,为我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来源:《南国少年》周刊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这样一篇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是一名13岁就被北大录取的天才少女。

“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7岁的时候。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看过北大的照片之后,田晓菲从7岁开始就对北大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想象,立志成为北大的学生。没想到,这一愿望很快就实现了。1985年,就读于原天津市第十三中学的田晓菲因为诗歌创作获奖和出版,被北大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那一年她才13岁。

田晓菲文章的入选,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家长在年幼的孩子心里种下一颗求知的种子,未来,孩子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田晓菲只靠一张名校照片,就树立了远大目标。今天的我们,了解名校,接触名校,向往名校,可以有更加具体的行动。

▲2024年寒假江南营,南国小记者打卡复旦大学。 南国少年周刊记者 玉浩摄

南国小记者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梳理南国小记者夏冬令营的日常才发现,小记者和带队老师们,已经走过了那么多的名校。在所有中国爸妈都仰慕的清北,数百名南国小记者一茬又一茬地打卡,后来有人真的走进了清华殿堂,如今已经“直博”;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国小记者们懵懵懂懂地在巨大的“人”字校徽前合影,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与国与人的关联;在复旦大学,南国小记者们和在校生在食堂里一起进餐,听哥哥姐姐讲述大学里的学习故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国小记者们看导弹、看航空器,零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第一校的威力。

▲南国小记者打卡清华大学。资料图片

今年暑假,南国小记者的夏令营将兵分多路,走进更多的名校。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你可以体验百年学府学术积淀,了解名校背后的历史底蕴;在湖南大学,你不但可以目睹千年学府的风采,还可以在没有围墙的校园中往来穿梭,感受校在景中、景在校中的奇观;在浙江大学,如果你已经学习了语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便可以亲身到课文作者——浙大老校长的“竺可桢学院”看看,也可以学唱中国大学中唯一的文言文校歌;在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你可以零距离感受大湾区名校的快节奏、高效率,也能体味港澳特有的国际化和开放性……

梦想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必须切实可行。

在孩子们还没踏入名校之前,往往只能依据别人的描述去了解,即使有了网络,但总归是隔了一层纱。参与名校研学,孩子们能越过所有障碍,直接接触名校的育人环境、学习氛围、文化底蕴,在同龄人还懵懂迷茫时,接触过名校的孩子,或许已经目光坚定、目标明确、领先一步,把梦想变成看得见的未来。

这个夏天,南国小记者夏令营各条线路已经把名校准备好了。还犹豫什么?马上跟着我们一起出发吧!

咨询电话:唐老师 18172303323 黄记者 18977085486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蒋为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