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保平 雷小琴/文 游拥军/图
6月16日,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共创产业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签约项目360个,签约金额3741亿元,涉及机械装备、轻工纺织、石化化工、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储能等领域。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厅举行。
对接成果丰硕
签约金额达3741亿元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加强东西部产业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充分发挥我区沿边临港新优势和产业资源禀赋,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到场嘉宾纷纷用手机记录下开幕式盛况。
活动采取“1+4+N”模式,即1场综合活动、4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及一系列投资考察活动。重点产业专题对接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纺织4个专题,都是广西的优势产业,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是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产业。
据悉,4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除邀请国家部委及相关行业协会参会外,还重点邀请各大产业的链主、龙头、上市公司、行业领先企业参会和投资考察。全区各主要城市结合产业布局,梳理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招商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地方推介、政企对接,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招商。
▲与会嘉宾在相互交谈。
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活动签约项目达360个,签约金额3741亿元,涉及机械装备、轻工纺织、石化化工、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储能等领域。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厅举行,图为产业转移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承接产业转移
合作共赢新未来
广西高规格举行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旨在通过晒出工业家底、亮出产业发展优势,搭建对接平台,将广西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向广西集聚。
▲在南宁市会展豪生大酒店,轻工纺织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该酒店举行。图为嘉宾在参观相关产品。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东部地区的产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广西是唯一一个沿海沿边的西部省区,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到广西投资能享受到土地、税收、人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产业转移对企业降本增效、对区域的协同发展作用很大。
广西是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国内最大的异地投资承载地,累计承载投资额超过102亿元。2021年,多氟多在南宁设立宁福公司,建设20GWh锂电池项目,迈出了多氟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广西是多氟多电池业务‘走出去’的第一站,也是进入东盟市场的‘桥头堡’。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与诸多优势。”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表示,广西享有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等多重政策红利,以及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政策便利和措施,为外来企业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活动当天,多氟多又新签约了第三期10GWh锂电池项目和5GWh钠电池及材料项目,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对南宁未来发展的巨大信心。
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拥有超过60年的电阻电位器专业技术背景,斥资25亿元在北海高新区福成新区设产了银河芯片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可集聚产业龙头,填补广西军工电子及传感器芯片的产业空白,补齐广西高端电子元器件的短板。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7亿元,年纳税总额5亿~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前期,我们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项目投资地,经过多番实地调研考察后,我们决定将项目落地北海。”银河芯片产业园项目业主、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表示,之所以选择来广西投资,主要看中广西有地理、政策、产业链、营商环境等多重优势。下一步,公司将利用企业资源,陆续引进航空航天配套产业、智能机器人、工业储能等高端制造项目落户广西。“作为电子类企业,我们呼吁更多同行一起来广西投资,共享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新机遇,共享产业发展新未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