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累计献血超6万毫升,他献出“12个自己”!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兰敏/文 苏华/图

编者按:2023年,南宁市有17.32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共捐献30.15万个单位热血,创历史新高。一串串跳跃的数字,记录的不仅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更是南宁市无偿献血者对这份公益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全力支持。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恰逢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南国早报推出“与‘20’有关的热血岁月”特别报道,看邕城“热血侠”用热血搭建爱的桥梁,在传递温暖与爱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收获正能量。

=======================================================

今年58岁的吴应兵是一名退役军人,从2004年开始在南宁参加无偿献血,20年来累计献血量已经达到6.14万毫升,相当于12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从移动采血车到固定捐血屋,从捐献全血到机采血小板,吴应兵的献血初心从未改变。

▲58岁的吴应兵20年来累计献血156次,献血量达到6.14万毫升。

01
20年来累计献血156次

吴应兵第一次献血,是在南宁市江南区西园大转盘处的一辆移动采血车上,当时他捐献了400毫升全血。“虽然我早已从部队退役,但身上仍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希望多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吴应兵说,他选择投身无偿献血事业,这一坚持就是20年。从最初的移动采血车,到现在南宁市内的各大固定捐血屋,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目前,吴应兵已累计献血156次,其中捐献全血9次,机采血小板147次。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吴应兵自2013年起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

“老吴,你献了这么多次血,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吴应兵的献血之路上,身边的亲朋好友曾有过好奇和不解,但他始终坚持:一袋血也许就能救活一个人。吴应兵还不断向身边人科普无偿献血知识,介绍献血的意义和献血者的优待政策,大家也被他的大爱所打动,纷纷加入其中。

.

吴应兵回忆,2022年2月,受高校放假、天气寒冷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南宁市街头献血人数减少,血液库存出现偏紧的情况。看到血站的献血呼吁后,他立刻在群里发消息,号召大家一起参与无偿献血。“当时有5个朋友响应了我的号召,我们一起去捐血屋献血,每个人献了400毫升。”吴应兵说,后来,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成了长期固定献血者。

02
志愿服务时长达3544小时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吴应兵自2013年起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除了在固定捐血屋做志愿服务,他还经常跟随血站的移动采血车走进企事业单位、各大高校等地开展献血活动,为献血者们提供服务。此外,他作为江南区退役军人“冲锋号”应兵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平时参加志愿工作时遇到年轻人,也会积极宣传动员他们参与无偿献血。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吴应兵自2013年起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

“2020年,我爱人退休后,也在我的带动下申请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现在她的志愿服务时长有1300多个小时。”吴应兵说,如今,老两口经常相约一起去做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吴应兵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544小时,还曾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03
继续投身无偿献血事业

“这20年来,南宁的固定捐血屋越来越多,献血环境越来越好,献血活动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吴应兵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不了解无偿献血到投身其中,这是一件极具正能量的事。

今年是世界献血者日推出20周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吴应兵认为,这是对20年来所有献血者的感谢,也是在号召大家未来继续参与献血,继续支持这项公益事业。

“我今年58岁,再过两年就不能献血了。”吴应兵说,到那时,他仍会继续投身无偿献血公益事业,通过志愿服务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韵伊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