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文 尹世斌/图
端午节将至,节日氛围浓郁,粽子、香囊、五彩绳、艾草等时令商品“套装”上线,民俗文化热潮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6月9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水街市场看到,一家老牌粽子店桌上摆满了粽子,香米肉粽、五花肉大粽、猪肉绿豆粽、凉粽占据C位,不少人排队购买。店老板告诉记者,从5月22日开始,粽子订单络绎不绝,有一家企业就订了1000多个,店里十几名工人加班加点,一天要包几千个。
在白苍岭农贸市场,王女士刚出摊卖粽子。她告诉记者,这几天白天都在送货,晚上包粽子,忙到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好在她有一个得力助手,一天能包1500多个粽子。她说,粽子的利润不高,需要薄利多销。
▲市场上售卖的粽子。
在Ole精品超市(南宁万象城店),各式各样的粽子被集中展示在超市门厅、过道的显眼位置。有商家在馅料上做文章,推出陈皮黑枸杞、火腿黑松露等新口味粽子,也有品牌在传统粽子基础上加入大黄米、藜麦等作物。
今年端午假期遇上高考,一些商家推出“高粽状元”礼盒吸引消费者。
根据传统习俗,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艾叶驱邪祟、除瘟疫,祈求身体健康、平安顺遂等。记者在官塘农贸市场看到,前来购买艾草的顾客络绎不绝,以老年人为主。“艾草能驱虫,还有祈福、辟邪的寓意,我家年年都挂。”一名陈姓老人告诉记者。
在花店,传统端午植物菖蒲、艾叶、艾草已登上C位,搭上绿毛球、黄金球、玉簪、小米果等,再增加葫芦、香囊、五彩绳、竹编龙舟这类饰品点缀,让挂件不仅香气四溢,还创意十足,摇身变成了年轻人追捧的精美挂件。这些挂件做成门挂或车饰,售价从30元到上百元不等。
▲端午汽车挂件。
▲花店的精美端午挂件。
店家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与高考时间重叠,许多家长在家中挂上一个取名“高粽”“粽头戏”的饰品,图个好意头。
在民族大道一家医药店,不断有消费者前来询问、购买香囊。店员称,香囊装入艾叶、丁香、薄荷等,既符合端午习俗,又有驱虫功效。
▲民族大道一家药店推出驱蚊功效的端午香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黄韵伊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