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十里闻香!玉林这样威嘢香飘两广

来源:玉林晚报 发布时间:

在玉林民间,有这么一句歇后语,叫樟木豉油——懒刮。其实,这句歇后语的完整版是:樟木豉油,分纸懒刮。意思是说,福绵区的樟木豉油质量好,价格要比同类产品高些,如果顾客只买一分钱的豉油,售货员就不想卖,所以就有“樟木豉油,懒刮”一说。由此也可以看出,樟木豉油在玉林人心中扎根之深。    

▲包装精美的樟木豉油畅销两广地区。     

樟木豉油有着浓郁的玉林特色,古风古味,它那股独特的香味,甚至成为了玉林人的一种家乡情怀。樟木豉油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它的制作有什么奥妙?近日,记者来到福绵区樟木镇樟木村豉油制作师傅李夏林家,探秘樟木豉油的制作过程。


       

         

从一粒黑豆到豉油膏
需经10多道工序

李夏林家制作樟木豉油已有40余年,产品畅销两广地区。“樟木豉油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一直坚持使用传统工艺制作。”李夏林说,《玉林市志》对樟木豉油的特点,就有这样的描述:“一是只用黑豆与糖、盐、水熬炼而成,不添加任何香料,有一种特殊的浓香;二是咸淡适宜,易溶解,不粘锅,无焦味,用来煮肉则味透肉心,煮鱼则去除腥味,煮青菜又可除去‘臭青’气、腐水味;三是长期存贮亦可保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    

黑豆煮上十多分钟即可捞起晾干。

“从一粒黑豆到豉油膏,需经10多道工序。”李夏林说,樟木鼓油之所以香味浓郁,色泽鲜丽,与其选料、制作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表示,制作樟木豉油,首先是选用黑豆中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者为原料。

   

▲黑豆煮好后,要马上进行晾干。

“煮黑豆的时间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当天,李夏林把黑豆倒到铁锅中,水沸后再煮10多分钟即捞起放到凉处晾干。他介绍,黑豆不能煮得太烂,否则会影响豉油的质量和产量。经过煮熟、冷却、晾干等系列工序,即装进竹簸箕,加入生物酶,拉进发酵房进行发酵。


“发酵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好这个工序,还真不容易。”他说,由于发酵时,黑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一个发酵房不能放过多的黑豆,否则,就会导致热量过高。而在冬天的话,因为热量不足,得给黑豆盖上棉被,甚至要在发酵房里烤火增加热量,让酵母菌快速繁殖。

   

经过一个星期的自然发酵后,取出黑豆,洗去豆面的霉毛,然后把黑豆放进瓦缸中静置两天。然后烧开水放进去,搅拌,使黑豆的豆油充分释放出来。之后,捞出豆渣,接着便是加盐、糖熬豉油膏。“熬豉油时间较长,一般至少要熬八个小时以上。”李夏林说,从一粒黑豆到豉油,需经15天的时间,经过10多道工序才制作而成。冷却后,即可装瓶。这时,可以看到豉油膏乌黑油亮,浓香扑鼻。


       

         
樟木豉油,十里闻香         
关于樟木豉油,《玉林市志》还这样介绍:“樟木豉油膏早在清末民初就闻名两广。因为加工豉油膏的主要原料是黑豆,所以豉油膏也叫黑豆原油。每年的秋冬季节,黑豆上市,是豉油膏的加工旺季。”    

▲刚刚熬制好的樟木豉油呈棕黄色,浓香扑鼻。     

至今,在福绵区各地乡村还流传有这样的山歌:“隔村煮肉放豉油,我行十里也闻香。如今来到樟木镇,又闻豉香入醉乡。”山歌中所唱的“豉香”,就是指盛产于当地的一种豉油所散发出来的浓香。而这种豉油,实际上是指人们常说的“樟木豉油膏”。《玉林文化大典》对樟木豉油膏也有这样的描述:“一种烹调用的配料。这是一种专门用黑豆加工熬制而成的棕黑色油膏状调料,富有南方风味,其色棕黄,浓香扑鼻,在很久以前就驰名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被誉为‘固体酱油’”。  

       

         
畅销两广地区        


“樟木豉油,承载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深深的乡土情怀,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手工制作的坚持和用心。”李夏林现在不单生产豉油,还生产酱油、黑豆豉、晒豉等,产品畅销两广地区。目前还与一些电商合作,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目前,樟木一些豉油厂也与时俱进,制作起了酱油。

采访当天,李夏林的酱料厂还迎来了几位南宁的客户,其中一位韦姓的客户表示,现在他们正打算在南宁开设专做生料粉、粽子、云吞等玉林美食的餐饮店,所以特地前来购买樟木豉油,希望能用这款玉林特产,做出纯正的“玉林味”来。

“目前还不断有外地电商前来寻求合作。”李夏林表示,希望能通过电商,把家乡的产品销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玉林这款特色产品。           


编辑 丁春霞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