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炎炎夏日多吃瓜!走,一起去南宁五塘赶苦瓜圩!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文 邹财麟/图

吃五塘苦瓜,过甜蜜日子。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盛产各类新鲜瓜果蔬菜,尤其以苦瓜名头最响。眼下是苦瓜上市的旺季,正好去五塘赶个苦瓜圩,感受当地人甜蜜幸福的生活。

.

原为邕宁贸易集镇

今成兴宁最大圩市

5月23日,正逢五塘圩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五塘圩看见,村民们用扁担挑着满箩筐“土货”前去摆摊,等待顾客。大家摆的摊位和蔬果完全随心,让赶圩人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新鲜感。

▲西瓜市场内,商户在道路两侧摆摊。

据悉,五塘圩在唐武德五年至乾元年间(公元622~758年)为横山县治,宋景祐二年(1035年)称站圩,清顺治年间改为五塘圩,因当时以十里为一塘,从南宁至此为第五塘而得名。

“以前五塘圩是原邕宁县的重要贸易集镇,而现在是兴宁区五塘镇最大的圩市。”五塘镇居民滕能章说,五塘圩三日一圩,每逢圩日,14个村(社区)的乡亲来到镇上西瓜市场、东宁街、九百垌市场等圩市摆摊赶圩,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赶圩路上理发的村民。

西瓜市场苦瓜热销

打包装箱发往外省

“近年来,五塘镇大力发展苦瓜种植产业,镇上曾经销售西瓜的市场变成了当地有名的苦瓜交易中转站。”滕能章笑着说。

▲西瓜市场批发区,农户在搬运新鲜采摘的苦瓜。

兴宁区五塘镇素有“苦瓜之乡”的美称,“五塘苦瓜”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记者看到,在西瓜市场的批发区,滑皮苦瓜、绿珍珠苦瓜、白珍珠苦瓜、水瓜、黄瓜等新鲜瓜类蔬菜分类堆放,工人忙碌而有序地打包装箱。

苦瓜经销商郭女士说,每天清晨是西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今年雨水较多,苦瓜价格稍平,批发价在每公斤4元左右,但销量可观,装箱的苦瓜不仅在南宁本地市场销售,还发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销售。

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宣传统战委员陈林介绍,辖区内有五塘耕读大学旧址,在当地孕育出独特的“耕读五塘”文化。近年来,五塘镇培育了“五塘苦瓜”“五塘大米”“华兴鸭”等本地农副产品品牌,吸引不少外地人来镇上赶圩购买。

▲白珍珠苦瓜与滑皮苦瓜。

深巷小店备受青睐

圩市充满人间温情

中午时分,五塘镇东宁街主打白切捞鸭的饭店、生榨米粉店、卷筒粉店坐满了食客,鲜香开胃的白切捞鸭、五塘大米磨制的顺滑米粉,为早起的赶圩人带来舌尖上的美味,短暂卸下赶圩的疲惫。

▲白切捞鸭。

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五塘镇和平街的一家酸嘢店就开在深街小巷里。走进店内,店主黄女士热情招呼,打开酸嘢坛后一股纯正的醋酸味飘散出来。除了常见的芒果酸、萝卜酸、包菜酸等,还有老板自创的苦瓜酸、蒜薹酸等新鲜吃法。黄女士说,每到圩日、寒暑假时,新老顾客纷纷前来尝鲜、回购,即便店铺开在小巷里,也不怕没有客源。

▲和平街一家酸嘢摊内,老板娘黄女士给顾客打包酸嘢。

当天,滕能章遇到了75岁的堂姐滕翠莲与3名“老闺蜜”来赶圩,这些“奶奶团”穿着紫色花衣衫,脸上挂着笑容,手里攥着零钱,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在小巷里每走几步路,滕能章就会遇到三两熟人,互相确认过眼神便停下来,用本地话寒暄几句后又离去。在人来人往的圩市里,小镇生活的温情和美好随处可见,偶遇老友的情形随时发生,总能见到温暖人心的瞬间。

▲滕翠莲与三名“老闺蜜”偶遇南国早报记者,一同向镜头打招呼。

相关新闻

赶圩咯!来南宁那马圩感受热腾腾的生活吧

赶圩归来阿哩哩!每逢圩日“土货”多 ,“那楼味道”成团宠

尝美食、购农具、买土货……在苏圩赶圩好有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黄韵伊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