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弄”不完!广西上千个村屯“弄”出了多少名堂?丨咱们地名很独特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

说到弄字,日常中将其理解为把玩、做之意。在广西地名里,弄读作“lòng”,实则应为“㟖”。弄是壮语“rungh”的音译,意为石山间的平地,是人们居住和耕种的理想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有上千个弄字地名,仅南宁就有300余个。可以说,根本“弄”不完!

弄字取名有渊源

“你是河池哪里人?”

“弄么。”

“弄什么?”

“就是弄么呀!”

这是一名大学生初入校园时与舍友的对话。“弄么”字面上理解好像是弄不弄,但实际上广西河池、百色两地有多个弄么屯。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么”有泉水、蜜蜂、新之意。以河池弄么屯为例,该屯位于山弄间,周围又有泉水,因此命名为弄么。

南宁武鸣锣圩镇的弄七村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若仅从字面上理解,弄七弄八似乎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事实上,这里的弄七并非毫无根据。村民潘先生告诉记者,村子共有弄河、弄谭、弄强等七大弄,这些弄都是石山间的平地,村民们在这里居住和耕种。因此,村子便以这七大弄为名,命名为弄七村。

▲弄七村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了解到,弄字地名多见于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的岩溶山区,以南宁、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居多。

弄鞋并不生产鞋

百色浪平镇有个弄鞋村,但这里并不生产鞋子,它源于一个汉族与瑶族友好的故事。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前这里只有瑶族人民居住在山上,后有一户汉族人从湖南迁移到此处,不久后,瑶族人迁往平山,临行前这户汉族人给每户瑶族人做了一双布鞋,于是弄鞋村由此得名。 这个地名不仅见证了民族之间的友谊,更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历史。

▲弄鞋村全景。图源“八桂地名”

在上林县澄泰乡有个弄贬村,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2017年,弄贬村整村实现脱贫。何为弄贬?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有一座山形似龙,但山的走向被另一座山挡住。相传清代有个县官经过此地时感叹“高山阻挡,龙无前程”,认为这样的地形贬低了龙的形象,于是,相传成习就成了龙贬。由于在壮语中,龙与弄相同,因此就定名为弄贬村。

2021年,弄贬村第一书记邹福君引进手工业企业到村开展竹篮编织职业技能培训,让许多村民有了编竹篮的手艺,每人每月可增收几百元。弄贬村党支部书记黄海华告诉记者,村里主要种植玉米、花生和甘蔗,还养殖猪、牛、蚕,“庄庄有水泥路、自来水、太阳能路灯、文化室……”如今的弄贬村已经展现出乡村新画卷。

弄浪西瓜受好评

崇左扶绥山圩镇有个弄浪屯。这里不靠近海,更没有浪花,为何取浪的名字?其实,弄浪在当地的语言中意味为宽广平坦的一片土地。

弄浪屯土壤、气候优势明显,耕地面积达3000多亩,主要种植甘蔗、香水柠檬、沃柑和西瓜等作物,尤其是西瓜已成为该屯的名产,广受市场好评,深受外地客商青睐,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弄浪屯的邓组长告诉记者,该屯种植西瓜约1000亩,2023年村民种植西瓜的收入约200多万元。

▲弄浪屯。图源“八桂地名”

弄谁因馒头得名

河池都安有个弄谁屯,此名看似与人有关,但这里的“谁”与人毫无关系。只因在壮语中,“谁”意为馒头,该屯有座山的形状像馒头,弄谁屯由此得名。

在河池大化雅龙乡还有个弄他村,此名看似来势汹汹,但却别具一格。这里的“他”意为人的眼睛,在该村中有一座高山的岩洞,远看就像人的眼睛一般,以这里作为村中的地标,便命名为弄他村。

此外,广西还有许多以弄字开头的地名,如上林县塘红乡石蓬村弄来庄、都安瑶族自治县弄去屯、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弄前屯、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大新县福隆乡平良村弄左屯和凤山县乔音乡弄右屯等。

相关新闻:

广西以水果命名的村,你听说过几个?

学生称住在“火星”?广西这些村庄名竟来自“天上”

文化村人有文化,幸福村人真幸福!广西这些村庄好会起名

那里那床那个山,广西地名怎么“那”么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