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戴上“看得见声音”的眼镜,他们感受到科技温暖的力量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编者按: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助残日到来之际,本报推出“科技助残 ‘无碍’有爱”特别策划,记者兵分几路,深入残疾人群体,了解助残“黑科技”是如何切中痛点,开启“无碍”生活的。同时,我们也收集反馈一些残障人士的需求,期待各方合力,促进智能助残设备研发,惠及更多残疾人朋友。

=====================================================================================================

5月18日,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听障残疾人士可选的听力辅助设备和软件多种多样,不仅能让听障者听到声音,还能让他们“看见”声音、“发出”声音。

先进科技重塑听力能力

自治区残联聋人协会副主席彭国华3岁时因发烧注射庆大霉素,导致听力慢慢下降。他靠着残余听力完成9年义务教育,并考上了大学。

1995年大学毕业后,彭国华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耳内式助听器,这个助听器陪伴了他6年。

彭国华说,当年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助听器更像是声音放大器。如果身处嘈杂环境,交谈声被放大的同时,噪声也随之被放大,多种声音一“打架”,话语内容就很难分清了。

2012年,彭国华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手术一个月后首次开机,听到的声音很模糊。经过不断地康复训练,如今他说话吐词清晰,交流无碍。

彭国华说,这段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重生,更是先进科技在重塑听力能力方面的生动见证。“在科技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跨越无声的障碍。”

软件发展让交流更便捷

“非实时,需上传视频转化”“电脑和手机音频可以用蓝牙传输转化字幕”……5月17日,听障人士黄高德给记者发来一份软件名录备忘录,里面记录了目前市场上语音转文字软件的优缺点。他说,这份清单是听障人士整理的使用心得,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交流软件。

黄高德一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耳蜗畸形,但他同时也是一名助残志愿者。即便已在2021年植入人工耳蜗,在日常通话或开会时,他仍需要开启软件来帮助理解语境。

打电话对常人而言不过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但黄高德却是等了很久,才跨过那道“数字鸿沟”。以前,他借助短信、QQ或者微信,发文字沟通,如果遇上非得要电话沟通才能解决的事情,便请家人、朋友帮忙。现在有了语音转文字软件,就算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他也不再紧张了。

助听产品种类丰富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助听设备种类多样,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甚至还有AR眼镜助听设备,为听障人群提供“看得见的声音”。在南宁市共和路一家手机专卖店,记者看到,这款AR眼镜看上去与普通眼镜没有多大区别,但连接相关软件后,对话内容便直接转换成文字显示在视野中。

▲这款AR眼镜可将对话内容转换成文字显示。 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摄

市面上的助听软件也五花八门。黄高德透露,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App有讯飞听见、慧译、剪映、音书等,小米、华为、苹果等品牌的系统自带有同步文字功能,中国联通的“畅听王卡”通过AI语音技术也能无障碍通话。

彭国华表示,现在的助听设备功能越来越完善,但价格昂贵,如人工耳蜗的价格就高达20万~40万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软件方面,转写准确率仍有待提高。他希望,日后能有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走进寻常听障人士家。

记者从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了解到,目前广西约有90万听力障碍者。201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救助制度实施以来,广西已救助包括听力残疾在内的各类残疾儿童7万多人次。新生儿听力残疾发生率大大下降,遗传性聋、药物性聋也得到了控制,大多数听障儿童利用听力辅助器具康复,实现“聋而不哑”。

相关新闻

科幻电影照进现实!“黑科技”开启他们的“无碍”生活

盲人怎么出行?除了导盲杖,还有这些“装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