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
是国际博物馆日
在许多人眼中
大多数博物馆
都收藏了许多历史文物和展品
给人严肃高冷的感觉
▲磨钁铜俑(广西博物馆馆藏)。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然而近年来
在年轻人的花式打卡中
博物馆以及博物馆的文物
褪去了历史的尘埃
变得活泼有趣起来
这些年轻人的“古的idea”
有多好玩?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日行上万步,集章数百枚”
对不少年轻人而言
进博物馆第一件事
就是先找盖章的地方
▲2023年12月,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品展在南宁市博物馆展出期间,不少市民排队打卡集章。图源小红书 @黄大仙法力无边
博物馆的印章图案
包含了部分馆内文物
收集到它们
就能对博物馆的风格
有初步印象
▲广西博物馆的印章。图源小红书 @干炒老友粉
▲南宁市博物馆的印章图案。图源小红书 @啵啵鱼丸
此外
季节限定、特展限定印章
也很受追捧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刘三姐文化专题展印章。图源小红书 @干炒老友粉
▲南宁市博物馆的叙利亚古代文物展印章。图源小红书 @旺仔QQ谭女士
如果把盖章
比作“新手村任务”
那么与文物同框打卡
就是“出村任务”
这届年轻人
似乎E人属性拉满
在博物馆里
他们“穿戴”或“使用”
青铜器具、金钑(sà)花钏(chuàn)
▲图源抖音 @幸运香草三世公主
▲图源抖音 @1956415775
▲图源小红书 @不吃李子
见到造型独特的陶俑
或壁画上的人物
都要刻意停下来
模仿同款姿势
▲图源抖音 @沽源散人
部分汉服文化爱好者
还会特意穿上同款汉服
打扮成陶俑的模样打卡
▲图源小红书 @松果sir(六月价格调整)
陶俑:
起猛了,一觉醒来
展柜外又多了一个我
▲图源人民日报
当然,到了博物馆
寻宝藏是最不能忽视的任务
无论是
打卡博物馆logo同款文物
▲广西博物馆logo取材自羽纹铜凤灯。图源小红书 @宇钟慢不
还是“爆改”文物
让它们变成“显眼包”
这届年轻人都是认真的
▲广西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铜六博棋盘边,两个对坐的铜跽坐俑单手举起。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也有人
驻足展览的序言或结束语前
打卡策展人饱含深情的文字
▲故宫博物院展览的前言。图源网友@你真是笑死我了
▲广东省博物馆展览的结语。图源网友@Dentistfanfan
在用自己的方式
学习祖先们留下来的文化时
年轻人的“古的idea”
也让这些高冷的历史
变得更加活灵活现
你还知道哪些
打卡博物馆的有趣方式?
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综合整理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