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拥抱数字科技,78岁退休干部写网文丨数字广西 “智”融生活·生活应用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用AI辅导作业,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担忧老人身体不适,打开手机即可实时看护;想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在手机上创作好后快速分享到社交平台……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运用创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

80后创业者:

AI改变生活,改变工作方式

80后创业者陈耳朵(网名)看到自媒体+AI大放异彩,便在南宁开展AI自媒体培训,通过数字人IP帮助企业在自媒体品牌营销上获得提升。

如今,AI在工作上的运用越来越多。陈耳朵在招聘新员工时,都会提出一个要求:“能熟练应用AI技术。”因为利用AI进行数字人短视频带货,一天能产生、分发、运营100~1000条短视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80后创业者陈耳朵每天都离不开AI。 受访者供图

除了工作,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陈耳朵还把AI运用到小女儿的功课辅导中。5月14日晚,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遇到一道数学难题,陈耳朵左思右想也解不出,于是试着用AI解题。AI给出答案:无解。后来陈耳朵请教老师,也证实了此题存在一定的问题,是无解题。

平时,陈耳朵还利用AI辅导女儿写作文、创作美术作品。“AI作为一个智能的工具,是当今的热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让女儿从小学习使用AI,让她尽早地拥有搜索、调动AI的能力,从而拓宽知识面,提升思辨力、创新力。”陈耳朵说。

双胞胎父亲:

智能看家,云端关爱家人

南宁人杨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平时他都在外忙事业。“以前我若想知道两个儿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只能打电话回家问家人。后来,我使用了一款家居智能控制软件,借助手机端,就可以通过安装在家里的摄像头在线查看孩子的情况,实现云看家。”

在记者面前,杨先生演示如何通过手机进行智能看家。5月15日上午8时42分,杨先生的妈妈正在客厅拖地,他点击手机上App的通话功能,实时和妈妈云对话:“妈,今天中午我不回家吃饭。”“好的,那今晚早点回家。”妈妈通过云端嘱咐道。

▲杨先生每天都用电信小翼管家来对家人进行智慧看护。 受访者手机截图

杨先生介绍,“智能看家”还能与家里的空调、电饭锅、洗衣机、窗帘等有物联网功能的设备相连,通过手机端一键让其开与关,很先进。

与此同时,杨先生还在家里安装了智能猫眼,可通过远程视频查看门外情况,进行语音对话、一键回复快捷短语等等。

七旬老人:

爱上写网文,成“写作能人”

5G网络的发展,让78岁的退休干部钟庆柏感受到了网速变化带来的便利性。《我的苏联女友》《人民公园的儿时故事》……钟庆柏用手机、电脑写下的文学作品在网络一经发布就赢得高阅读量。

“以前,我刚接触互联网时,既不会打字,也不会使用办公软件。我向两位大学生请教,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五笔打字和拼音打字,由此也激起了我进行文字创作的欲望。”钟庆柏说。

▲78岁的退休干部钟庆柏经常利用手机撰写文章、分享作品。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潘颖摄

有了智能手机,特别是有了5G网络后,钟庆柏可以随时打开手机,在手机办公软件上写作。同学聚会、老知青交流,他可以快速地写出现场活动情况,并配上图片,上传到美篇上发表。现如今,钟庆柏在今日头条、美篇等网络平台上撰写、发表的作品已达上百万字,总阅读量超过了50万次,有的网友还夸他是“写作能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