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河池一家6口分属3个民族,互敬互爱成佳话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梁雅佳

自己是壮族,妻子是仫佬族,儿媳妇是汉族……今年83岁的何明星是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人,他们一家6口人3个民族,祖孙三代互相尊重民族习惯,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演绎了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佳话,是村里典型的“双好”之家。

和谐相处,3个民族完美融合

何明星家住龙凤村金鸡屯,来到他家,映入眼帘的是光荣牌以及雅致的门联和家训,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迎面而来。“业精于勤——天道酬勤致以富,嬉戏则荒毁于惰”,这是何明星书写并悬挂在正厅墙上的家训。

▲何明星书写的家训,告诫家人时刻牢记。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母就是不同民族通婚,数十年来一直相处融洽。”何明星说,金鸡屯许多家庭都由多个民族组成。他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壮族,妻子陈甲香则是仫佬族。30多年前,他的儿子何庆华与中学的汉族同学何美芳相恋,家人按照汉族的习俗上门提亲并举行了婚礼。

何美芳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仫佬族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祖传的辣椒钵,家婆陈甲香每个季节都会用它腌制一坛酸。跟汉族的酸嘢口味相比,仫佬族腌制酸品会加入酒酿。“刚开始不太习惯酒酿发酵的酸味。”何美芳说,大家互相迁就,时间长了就完美地融合了。如今她也喜欢上了独特的仫佬美食,并在家婆的教导下学会了酸品腌制,家里的菜品融合了几个民族的口味。

其乐融融,好家风备受乡亲称赞

何明星当过20多年教师,十分注重家风,他家厅堂一侧悬挂着“家和”牌匾。他说,一家人要互敬互爱,有什么事摊在桌面上说,矛盾摩擦就会减少。

何明星的儿子和儿媳在当地工作,孙子何金羽大学毕业后毅然到北京参军,2021年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他自己则被评为村里的“好村风 好家风”领头人。

“他的家教、家风让乡亲称赞。”金鸡屯屯长林世学说,这个多民族大家庭和睦融洽的秘诀在于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

▲何明星与妻子、儿子、儿媳、孙女合影。受访者供图

林世学说,村里哪家需要写材料、过年要贴对联,何明星都义务帮忙。早些年,汉族村民黄昌辉兄弟俩生活困难,何明星经常资助他们,并鼓励他们发挥祖传的中医骨科特长,去参加规范化培训。后来,黄昌辉兄弟俩获得了行医资格,在县城开了诊所,成为小有名气的中医骨科医生,3人也成为挚友。

“正是何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有信心走出去。”黄昌辉说,他们将把这份民族兄弟情延续下去。

亲如一家,全村齐唱和谐歌

金鸡屯居住着壮、汉、仫佬、苗等7个民族,村民们讲桂柳话、壮话、仫佬话等11种语言,70多户380余名村民和睦宛如一家。

林世学说,虽然村民分属不同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但大家格外融洽。互帮互助是金鸡屯的优良传统。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是金鸡屯的平安节,这天,大家同饮平安酒,齐唱和谐歌,共祝吉祥安康幸福,村民还会穿戴上自己的民族服饰,打油茶、做糍粑,邀请其他人到家里品尝,其乐融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