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编教材、当导师,重症医学科护士化身“多边形战士”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黎伊玮/文 朱婷婷/图

编者按:

在现代医学的浪潮中,护士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在病房里打针发药的“出厂设置”,而在医疗、教学和科研领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的5·12国际护士节,让我们关注那些“走出病房的护士”——搞科研,出门诊,上门护理……各项新技能上线的新一代护士,正在为这个职业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

“我想成为一名具有科研思维的护理工作者”,这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长黄德斌不断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护理学硕士,他希望能用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更多重症患者走出ICU,不仅要救下来,更要活得好。

.

想成为有科研思维的护士

“在ICU工作,对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大学毕业工作后,我便决定攻读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重症护理、护理管理。”谈到考研初衷,黄德斌表示,他希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为重症患者服务。

▲黄德斌(右)在工作中。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2024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重症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重症监护专业护士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在黄德斌看来,护理界越来越“卷”,这是行业发展的大势使然,对护理人员来说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对我自己来说,读研有助于我培养科研思维。立足于临床,用科研的方法和视角可以更准确有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想成为一名具有科研思维的护理工作者。”黄德斌说。

编教材、发论文,不懈探索

黄德斌利用休息时间查阅大量文献,根据临床实践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这是我近年来重点研究的方向。”目前,黄德斌参与的2篇论著被SCI收录,另外还有4篇论著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从事护理工作将近18年的黄德斌,既是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潜心科研的学者,也是培育人才的园丁。由他编写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如今已被作为全国医学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同时,作为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德斌希望通过授课与实操,让学生们能投入更多的热情于护理行业。

▲黄德斌在广西医科大学授课。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从救下来到活得好

随着近十年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但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受到死亡的威胁会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长期卧床也会造成深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导致他们迟迟不能走出ICU。

ICU早期康复贯穿于救治重症患者的整个过程,包括危急期的被动运动、稳定期的主动运动、康复期的离床运动、活动训练器材的运用及人文关怀等。

“我们病房曾收治过一名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的大学生,被送来时处于深度昏迷的状态,脑水肿很严重,生命垂危。经过及时救治和一系列重症早期康复措施,患者已经回归正常生活,没有出现并发症。这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黄德斌说,这说明在专业的康复指导下循序渐进,重症患者是能够进行早期康复并提升生活质量的。

▲黄德斌正在为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朱婷婷摄

黄德斌主持的科研项目——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获得了2022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早期活动措施减轻了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让更多重症患者加快恢复身体功能,从躺床上到动起来,再到走出去,从救下来到活得好,这是患者和家属的心愿,也是重症护理人员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目前,在广西已经涌现出一批像黄德斌这样具有科研能力的护士。例如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专门设置了科研护士的岗位,更大程度地开发护士潜能。如今的护士,变成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的“多边形战士”,为患者带来更多康复的希望。

相关新闻:

能独立出门诊!“专家型护士”让更多患者受益

多项业务可上门!“网约护士”从病房走进患者家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