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广西珍稀物种、濒危物种的特有值在全国排名第一,拥有众多以特有物种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西特有珍稀濒危动物白头叶猴,数量已由2003年的598只增加到目前的1400多只。10多年来,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球最大的鳄蜥人工繁育种群。
▲大桂山鳄蜥。黄旭胡摄
2024年3月,天气回暖,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繁育池里,鄂蜥从冬眠中复苏,鳄蜥“准妈妈”们开始生宝宝。保护区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该保护区的鳄蜥家庭又增加了115条“新成员”。
鳄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仍处于濒危状态。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鳄蜥在我国的重要分布区,10多年来,保护区积极开展人工繁育。截至目前,保护区人工繁育鳄蜥总数753条,成为全球最大的鳄蜥人工繁育种群。
▲从水里探头出来的大桂山鳄蜥。黄旭胡摄
白头叶猴是广西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其研究价值不亚于国宝大熊猫。经过数十载努力,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由2003年的598只增加到目前的1400多只。
东黑冠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CR)级物种。2006年,在边境邦亮林区,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东黑冠长臂猿重新被发现。
经广西与越南及时建立跨境合作保护机制,目前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从发现之初的3群19只(国内)已增长到目前的5群36只(国内);种群数量从濒临灭绝,发展到如今逐步恢复增长的态势。
此外,广西江河纵横湖库密布,海域广阔岛屿众多,已知淡水鱼类290种、海洋动物158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白海豚、中华鲟、儒艮、鼋4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