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黄占玲
3月正是香椿、春笋等春菜最鲜嫩的季节。随着天气的回暖,这些春菜的价格从高位回落,如香椿从160元/公斤降到80元/公斤。而春季野菜又该怎么吃才健康?哪些植物不能乱吃?
春菜价格从高位回落
3月22日,在南宁官塘菜市,嫩紫色的香椿被摊主分别捆成一小扎摆卖,价格为80元/公斤,一捆约10元;在某超市生鲜区,100克的香椿售价为9.9元/盒。春笋作为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目前在官塘市场的价格为16元/公斤。
▲在某超市生鲜区,一盒100克的香椿售价9.9元。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卉摄
▲菜市场里售卖的新鲜春笋。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卉摄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每年春菜上市初期价格都不菲。如香椿刚上市时价格约为160元/公斤,春笋30元/公斤。随着天气回暖,价格才逐渐回落。
尝尝鲜,这些应季野菜受欢迎
3月22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有不少应季野菜在售,其中马齿苋、蒲公英、白花菜等较受欢迎。在双孖井菜市,一名蔬菜摊贩称,部分野菜在其他季节也有卖,但春季应时,不少人喜欢尝鲜,因此受到欢迎。
市民何女士说,自己很喜欢吃马齿苋,它清热解毒,对老人而言是很好的食疗菜品。当天,她选购了一把,打算回家做道凉拌菜。
除了马齿苋,市面上在售的还有荠菜、蒲公英、车前草等。一名摊贩称,香椿比较受欢迎,但需要起个大早到野外采摘,有时天气不好,采摘数量不多。
▲蒲公英和金银花搭配售卖受欢迎。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占玲摄
需警惕,野菜吃多了也不好
春季吃野菜利于养生,但吃多了,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3月22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偶尔尝鲜可以,但不能天天吃或大量进食。如长期大量食用蒲公英,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
此外,荠菜、香椿、马齿苋等野菜都是光敏性食物,食用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吃完后晒太阳,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光敏体质人群应慎食野菜,尤其是外出旅游或在日光下工作前,最好不要吃。
要注意,这些植物可别吃
除了野菜,在春季踏青时,人们还喜欢采摘一些野生植物,但切记不要贸然食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健康提醒,像是乌头碱、断肠草、蓖麻子、桐油果等,一旦误食,容易中毒!
断肠草,一般常指钩吻,全株都有毒,尤其是嫩芽、嫩叶,只需要吃一点点,就足以致死。钩吻的花像金银花,根则像五指毛桃,或伴随五指毛桃生长,很容易被误摘、误食。
▲断肠草花和金银花对比。广西疾控中心供图
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有毒成分。如果误食,会出现持续性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
▲图源“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
桐油果因为外观和核桃长得很像,被称为高仿核桃,其果实含有桐酸和有毒的皂苷等物质;如果误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等。
▲桐油果成熟前后对比。图源“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
因此,建议大家外出踏青时,尽量不要采摘不认识的植物,也不要随意进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