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春楠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记录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为公平正义所付出的努力。其中,4处“广西元素”被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充分展示了支撑法治中国建设的“广西力量”。
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读报告】
将社会危害性作为判断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一、二审对16家企业、34名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依法宣告无罪。
【看广西】
广西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落实到个案办理。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引导企业完善治理、守法经营。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把一般违法作为犯罪处理,强化涉产权案件申诉复查工作,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5月18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蒋某某骗取票据承兑案作出再审判决。自治区高院再审认为,蒋某某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票据承兑,但未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亦不具备其他严重情节。原判认定蒋某某构成骗取票据承兑罪,属适用法律错误。再审判决撤销原审裁判,宣告蒋某某无罪。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再审过程中,自治区高院坚持谦抑文明善意的刑事司法理念,审慎审理涉企业家刑事犯罪案件,从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坚持以能动司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做实行政争议诉源治理
【读报告】
山西、黑龙江、上海、河南、广西、海南等25家高院研判行政诉讼情况,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看广西】
广西法院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与司法、检察协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大力适用示范性裁判,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把“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落到实处,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效能叠加、效率提高,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发出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推动行政争议从一案化解,到融入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地区突出问题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力促“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广西法院深化府院联动,推广市长、院长、检察长法治政府建设会商机制,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出庭应诉率为98.84%。推动各级政府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73家,更高效化解争议。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百色市司法局加强联动协作,实现市县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全覆盖。
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学习活动
【读报告】
黄光德等14名司法人员倒在法庭、牺牲在执行现场,为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永远激励我们奋力前行。
【看广西】
2023年5月25日,平果市人民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黄光德像往常一样提前到单位上班,却突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16时25分辞世,享年55岁。
这一天,一颗热爱审判事业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他的办公桌上,一摞摊开的卷宗还未来得及合上。黄光德30年如一日坚持从事司法工作,始终保持优秀的本色,诠释着人民法官的初心和使命,激励无数干警奋力前行。
近年来,广西法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扎扎实实“学思想”促进“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学习活动,带着信仰信念和使命担当学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一体融合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努力锻造过硬法院铁军。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读报告】
组建人民法院讲师团赴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和兵团等巡回授课60余场,培训法官等4.5万人次。
【看广西】
2023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讲师团2023年巡回授课活动首站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讲。这场以问题为导向、求真务实的授课活动,紧扣理论前沿,聚焦司法实务,既涵盖基础理论与办案方法,又将司法智慧贯穿其中,融合推进广西法院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培训干警12430人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一新天地宽。广西法院把司法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坚持分级集中培训、网络视频培训相结合,开展全覆盖轮训,打造学习型法院。注重高层次审判专业人才培养,与高校联合培养涉外、知识产权、环资审判等专业人才,推动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深度融合。举办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同堂培训,促进统一执法司法理念,持续推进审判理念现代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