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用视频寻踪索迹,铁路警花化身寻物达人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文/图

双眼紧盯电脑屏幕,右手不停点击鼠标,在数百个视频画面中不断回溯、定格、放大、辨别……在南宁东站派出所视频指挥室,有一群民警正利用视频帮助旅客寻找遗失的行李、手机等物品,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让10多件失物“完璧归赵”。2月23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这群寻物达人。

回看数百个画面,帮旅客找回手机

眼下正值春运返程客流高峰,南宁东站每天发送旅客近10万人次,而旅客“花式丢包”也是每天都在上演——南宁东站派出所一天能接到二三十起寻找失物的求助电话。

▲郑欣雅在接寻物求助电话。

23日上午,民警郑欣雅刚上班,就接到了旅客梁女士的求助电话:“我上车了才发现手机不见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

要在数以百计的视频画面中找到线索,定位求助人是第一步。在问清楚梁女士的乘坐车次、衣着打扮及行动轨迹后,郑欣雅调出进站口的公共视频,开始寻找梁女士的身影。

记者看到,回放的公共视频并不清晰,画面中人头攒动,而且不能进行放大,而梁女士是一身黑衣,特征并不明显。最终,郑欣雅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进站信息,终于在人群中锁定了梁女士。接下来,从进站口到扶梯,再从候车大厅到检票口、站台,每一段公共视频的画面,郑欣雅都看得很仔细。

郑欣雅从视频中发现,梁女士在候车大厅的按摩椅上坐了很长时间,途中还看过手机,手机会不会是这时遗落在按摩椅上呢?她又多次回看视频,发现自坐下到起身上车,一直没人靠近梁女士,也没有手机掉落地上。据此,她判断手机很有可能还在按摩椅上。果然,同事很快就在按摩椅的缝隙中找到了梁女士的手机。

▲民警在按摩椅上找到旅客遗落的手机。

旅客提供信息有误,会增加找回失物难度

“如果旅客描述的信息有误,我们寻物就会有很大困难。”郑欣雅说,南宁东站的检票口、座椅都很相似,有的旅客不记得自己曾经到过的区域,导致民警不得不扩大搜寻范围;有的旅客把东西忘记在了家里,却跟民警说是丢在了火车站;还有的旅客事后几天才发现丢了东西,这就导致寻物的难度大增。

例如,2月19日下午,旅客王先生报警称,他的双肩包在南宁东站遗失,包内有数千元现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经了解,他于当天下午3时从百色乘车到南宁东站,然后换乘去北海,在驶向北海的列车上发现双肩包遗失,于是折返回南宁东站求助。

接到王先生的求助后,民警与他找遍了车站的大大小小角落,却一无所获。最终还是郑欣雅在视频画面中发现了端倪:王先生从百色开往南宁的列车上下来时,并未携带有双肩包。此时,王先生才意识到双肩包可能是遗落在列车上了。最终,列车工作人员帮他在车上找到了那个双肩包。

▲得知旅客丢失的物品被找到,民警都露出了笑容。

物归原主成就感满满,这份工作让人“上瘾”

“我记得最长的一次是找了6天。”郑欣雅说,大件的背包、行李箱等物品比较显眼,找回的概率比较大,手串、项链、手表、蓝牙耳机等小物件找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民警都不会放弃。不过,有时他们也会遇到一些“奇葩”旅客,不如实描述遗失物品——报警时说丢了不方便透露的贵重物品,结果民警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后,发现只是几袋零食……

自从2018年调到南宁东站派出所后,郑欣雅就被安排在了指挥室岗位工作,连续6年春节在岗值班。今年春节至今,她接到100余个求助,为旅客找回了50多件行李物品,价值超过20万元。

日复一日重复地工作,每天坐在电脑前,一个年轻姑娘为何呆得住?“看一天的视频下来,确实有点眼花。”郑欣雅说,帮人找到失物时的那种成就感,让她对这份工作“很上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陈程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