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沥心沙大桥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月22日凌晨5时31分左右,佛山籍集装箱船“良辉688”轮在航经南沙洪奇沥水道时,因船员操作失当,“良辉688”轮左舷船身触碰沥心沙大桥下行通航孔18#桥墩,随后船头再次触碰下行通航孔19#桥墩,致使该通航孔上的桥面断裂。经核实,共有4辆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从断裂处坠落,其中1辆空载中巴车、1辆货车和1辆电动摩托车坠落到“良辉688”船舱内,2辆小货车掉落水中。在该事故中,造成5人死亡(空载中巴车驾驶员1人、电动摩托车驾驶员1人、落水小货车3人),2人在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稳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员轻微伤。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获悉,截至2月22日13时,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救助人员在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通过专业水下搜寻设备搜索及应急救助队员携潜水装备水下搜寻,已在事发水域寻获2名落水人员,经现场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据南海救助局广州救助基地现场救助指挥贝承璋介绍,救助现场因大桥桥墩出现明显破损,坠落入水的水泥、钢筋等杂物对水下搜寻作业增加一定风险,加之事发水域水流流速较大,车辆及人员落水后,水下搜寻面积大,给救助工作增加一定难度。
目前,现场已经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中国救捞等多支不同的救助力量在现场配合实施搜救工作。救助行动根据现场工作组统筹部署,仍在持续进行中。
此前报道:
据广州海事局消息,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通报:
截至2月22日上午10:00时,经初步调查,涉事故车辆4辆,电动摩托车1辆,其中2辆车落水,其他3辆落至船上。截至目前,2人获救,2人死亡,1名船员受轻微伤,3人失联。事故原因正在调查,救援工作正全力有序开展。
2月22日0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航经洪奇沥水道时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沥心沙大桥桥面断裂,有车辆落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落水车辆中有一辆公交车,大桥断裂后,公交车随后掉落,据初步了解,车上当时只有驾驶员一人,驾驶员暂无法联系。
▲事发位置。图源:百度地图
2月22日09时32分,广州海事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2月22日05时30分左右,一艘集装箱船空载从佛山南海开往广州南沙途中,航经洪奇沥水道时触碰沥心沙大桥桥墩,致沥心沙大桥桥面断裂,事故原因和伤亡情况正在调查核实。
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沥心沙大桥航段和路面已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请过往船舶车辆注意绕行。
事故后续情况将及时通报。
被船只撞断的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建成32年,10个月前完成防撞装置加装工作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7月,广州南沙区交通运输局就曾发文称,专业桥梁检测单位向南沙区交通运输局报告,根据外观检测初步判断,万顷镇乡道Y956(沙民线)沥心沙大桥(中心桩号K3+083)引桥箱梁出现较严重病害,建议立即采取限行措施,限制车货总重15吨以上车辆通行。为保障桥梁安全,南沙区交通运输局计划从2019年7月26日下午4时开始对该桥实施限行车货总重15吨以上车辆措施。
2020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交通运输局再次发布公告称,2019年7月26日,因乡道Y956(沙民线)沥心沙大桥(中心桩号K3+083)引桥箱梁出现较严重病害,经桥梁检测单位评定为四类桥,为保障桥梁安全,该局对该桥实行了限制车货总重15吨以上车辆通行措施。目前,沥心沙大桥已完成维修加固,经桥梁检测单位检测评定,已升级为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桥梁限载的相关工作指引,结合桥梁静载试验报告建议,从即日起,沥心沙大桥通行车辆限重提升至20吨,轴重不超过13吨。
在学术网站上,有两篇关于沥心沙大桥的学术文章,两篇论文均提到沥心沙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跨越洪奇沥水道。该桥于1992年建成,桥梁全长787米,原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汽—20级、挂—100级,建成后通行车辆较多。
▲沥心沙大桥资料图(图源:论文《广州沥心沙大桥复合防撞装置抗撞性能分析》)一篇论文题为《广州沥心沙大桥病害处理》,其中写道大桥的主要病害有该桥梁体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局部不足,有露筋现象,个别位置有漏水的情况;引桥部分16m跨T梁梁体有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2mm,在规范规定范围内;通过水下摸查,部分桩基有露筋现象。论文分析这三种病害出现的原因是梁体出现部分混凝土露筋、剥落等病害,应为原施工质量与误差造成;悬臂端混凝土龟裂,主要由混凝土的干缩及伸缩缝处行车不平顺、冲击力过大等因素引起。
另一篇论文《广州沥心沙大桥复合防撞装置抗撞性能分析》发表于2023年5月,其中写道,该桥于2009年经维修加固,将桥梁荷载等级提高至城一A级荷载。该桥虽已进行维修加固,但防撞能力仍然有限;同时根据《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将该桥跨越的洪奇沥水道航道等级由Ⅱ级提升至I级,增加了桥墩受船舶撞击的风险。
上述论文还写道,广州沥心沙大桥已于2023年4月完成波折钢板-钢覆复合防撞装置加装工作。设置复合防撞装置后,桥梁结构响应明显减小;钢面板是主要的耗能构件,发挥出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在受到船艏碰撞时,仅复合防撞装置迎撞面产生较大变形,船艏发生轻微变形,而承台及桥墩未发生大的变形,混凝土保持完好。该复合防撞装置生产、安装工艺简单,运营维护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三民岛村民:沥心沙大桥系进出唯一陆路通道,岛上现处于停水状态。
记者了解到,沥心沙大桥系三民岛居民出行主要通道,事发后桥梁已实行交通管制。22日上午,岛上多位村民告诉记者,目前,岛上供水受到影响,处于停水状态,沥心沙大桥建成已32年,系岛上村民进出的唯一陆路通道。
南沙区万顷沙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因桥梁发生断裂,三民岛处于停水状态,何时恢复供水尚不清楚。
编辑 吴思思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