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钟鼓楼重现500年前雄姿,​2月8日晚一起到中山路看亮灯仪式吧!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最近,路过南宁市中山路口的市民会发现,南宁重磅级文旅地标——钟鼓楼已基本建成,东西南北四个大门门匾上挂着红布,楼上悬挂着红灯笼。2月6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业主方获悉,钟鼓楼将于2月8日晚举行亮灯仪式,500年前建成、消失了近百年的钟鼓楼将重现雄姿。

.

一张照片复刻明代钟鼓楼

钟鼓楼,一直以来都是“老南宁”的象征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在的中山路区域,在明、清及民国初年一直都是繁华的商贸街区。

旧日南宁的钟鼓楼又称平楚楼,建于明代,为南宁著名古建筑之一。《邕宁县志》“古迹志·平楚楼”载:“平楚楼,在府治左,题额四,东曰‘宣和’,南曰‘道明’,西曰‘应候’,北曰‘拱辰’。嘉靖十年(1531年),南宁卫指挥佥事王佑铸铜钟置其上,今名钟鼓楼。”

数百年来,巍巍钟鼓楼与邕江之畔的南城门相互守望,如城中脊梁一般,屹立在古邕州的中轴线上,迎送着一个又一个的日月交替。

▲南宁钟鼓楼将重现500年前雄姿,右图为南宁钟鼓楼的史料照片。

1931年,因为共和路拓建,钟鼓楼被拆除。

2022年,南宁市启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按照南宁市“邕州古城三街两巷、中山路、水街一体化”的整体打造思路,保护修缮后的中山路,将以“沉浸式美食聚集地”为定位,通过对古城韵味的重塑和文旅消费的注入,完成从一条传统夜市到一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提质升级,并与三街两巷、水街实现整体成片打造,构建“邕州古城”整体品牌。其中,重建之后的钟鼓楼,将作为中山路新的形象入口,让500年前的古城生活场景再现南宁。

▲设计师成功将钟鼓楼进行了复刻,重建之后的钟鼓楼,将成为中山路的形象入口。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由于钟鼓楼消失在南宁人的视线中已有近百年,留存的史料仅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设计师通过对照片以及《南宁史料》中的文字记载详细研究,成功将钟鼓楼进行了复刻。

百年青砖建起钟鼓楼墙身

2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钟鼓楼,古朴之感扑面而来。钟鼓楼底座呈正方形,长条石为底、青砖为墙身,楼上即为木构三层亭阁形,下大上小,呈宝塔状。楼上一通到顶,楼的三层瓦檐均为青色琉璃瓦,楼的项端为葫芦状尖顶。

中山路项目施工方介绍,他们采用了有近百年历史的旧青砖与新的仿古青砖相结合建成了钟鼓楼的墙身,增加其古朴感,旧青砖的使用比例达到了30%以上。钟鼓楼的四个门拱跨度较大,他们请来了专业的古建筑工匠进行修建,保证建设的质量。此外,楼上的木构三层亭阁均使用红木,由安徽的专业木匠用榫卯结构建成。

▲施工方指着一块旧青砖介绍墙身的结构。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雷小琴摄

想听钟声尚需时日

论年代的久远,建于宋代的仓西门显然比钟鼓楼要古老得多,但因为钟鼓楼所处的区域自古以来为商业繁华之地,且楼上有古老的铜钟,让南宁人期盼其早日建成。

据南宁史料记载,旧时的钟鼓楼上有一口大铜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1000公斤,上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每日早晚敲3次,每次36响,共鸣108响,钟声洪亮而悠长。南宁发生什么大喜事,也会在白天鸣钟祝贺。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两次侵占南宁,在南宁沦陷前夕,钟鼓楼的铜钟曾被转移到百色、柳州、武汉等地,解放后,被广西博物馆的同志在武汉发现,将它收购回来。现这口铜钟安放在南宁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

▲有500年历史的古铜钟安放在南宁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邓新宁 摄

记者了解到,2月8日晚的钟鼓楼亮灯仪式,将亮起钟鼓楼上16盏红灯笼。由于钟鼓楼未最后完工,钟尚未摆放、安装。市民想听洪亮而悠长的钟声,感受幽幽古韵尚需时日。

邕州古城繁华复兴

钟鼓楼建成后,将成为中山路的形象入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而始,南宁的中山路美食街在国内声名鹊起。从城邑中轴到商贸传续,从人文古韵到夜宵圣地,当时间走到2024年,中山路这条“晚上似天堂白天如草房”的老街巷,又将在新旧文化的交织与共生中,构筑起一幅新的城市景象。

有人认为包括钟鼓楼在内的中山路项目多为仿古建筑,会缺少文化底蕴。对南宁历史很有研究的退休老人陈建昭则认为,仿古建筑能够还原历史风貌,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通过仿古建筑,现代人可以更加了解和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威邕城市运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作为邕州古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将坚持保护开发相融合理念,大力推动以三街两巷、中山路、水街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组成的邕州古城复兴,重点打造南宁“新老城市双中心”商文旅地标,推动新时代新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共振共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