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许莎明
近日,画师小吴(化名)发现自己的画作被温州一名中学生抄袭,并在2023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美术优秀作品展上展出。而后经调查,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组委会已取消被指抄袭作品的获奖资格。一石激起千层浪,“代画参赛”话题受到广泛关注。
▲被指抄袭的作品(左)。图源:潮新闻
调查:
网络代画业务火爆
可模仿年龄特点下笔
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网购平台输入“代画”一词,搜索出大量提供儿童画、素描、水粉画等代画服务店铺,其中不少商家的宣传语直接与参赛、获奖等关键词挂钩。
在一家代画店铺内,不少买家购买服务后纷纷留下评价,其中不少人夸耀代画画作质量好,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获奖。有的还将获奖证书和代画作品一同展示出来。
▲店铺宣传截图。
记者从中联系到了南宁本地画师小黄,他是美术专业在校大学生,从2023年暑假开始在网络平台上接单,为人代画原创的手抄报、主题画、科幻画等比赛作品。
▲网上的代画服务推销贴。网络截图
小黄告诉记者,找他代画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家长,为了给孩子定制比赛作品。“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做代画服务, 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生活费吧。”
专业人士代画参赛,会不会容易被看出不是孩子自己画的?小黄表示不用担心,画师会模仿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下笔,而且可以根据比赛要求进行绘画。
家长:
“另辟蹊径”帮助孩子
想完成作业或参赛
代画服务为何能在家长群体中走红?不少家长表示,选择代画也是无奈之举。家住南宁凤岭一小区的毛女士说,现在家长常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主题作业,其中不乏绘画作品,“我们一家都没有‘美术细胞’,孩子也嫌家长画得丑。后来发现网上有代画服务,感觉代画作品好看又省心”。
“有些美术作品要求严格,这对擅长画画或者美术专业的家长来说轻而易举,普通家长只能另辟蹊径了。”一名小学生家长说。
▲中小学艺术节作品出现抄袭现象。图源:潮新闻
另一名家长表示,一些大赛主办方会要求学校投一定数量的作品,有老师会要求学生参赛。既然参赛,大家都想得奖,但孩子又没那么多时间画,就找家长代画。
虽然教育部多次明确强调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但仍有不少家长抱着“让孩子简历更好看”等想法,希望孩子能够多拿一些获奖证书。这也使得代画参赛业务“风生水起”,形成了一条电商商家负责宣传推销、专业美术人士幕后“创作”、家长用代画作品参赛的灰色产业链。
提醒:
拒绝功利化教育
别让代画害了孩子
有20余年绘画培训经验的美术老师姜帆表示,家长购买代画服务,对孩子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不劳而获;二是只注重结果;三是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另外,当前一些赛事门槛过低、把关不严也给了代画参赛可乘之机。有家长吐槽,那些不需要现场比赛,仅需交纳费用按规定提交作品的比赛无异于“花钱买奖”。
“家长找代画,其实就是功利化教育心态在作祟。”曾多次担任儿童书画赛事评委的“海归”画师吴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会一步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阻碍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过去评选儿童美术作品时,他能够从一些作品里看到明显成人干预的痕迹,“这样的作品,评委一般在初选阶段就会剔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