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1月22日,《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与自治区本级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透过报告可以看到,未来一年,广西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涵盖经济、生态、民生等领域。
2023民生领域花了多少?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02.5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7%,增长3.6%,保持了必要的支出强度。
全区民生支出达到4848.82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八成左右。其中,筹措下达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资金818.6亿元,大力支持实施十大类惠民工程。
●全区教育支出1197.36亿元,增长4.9%,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19.6%。
●全区科技支出106.67亿元,增长2.4%,教育、科技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有力支持科技振兴战略。
●交通运输支出313.94亿元。其中,筹措资金213.93亿元,支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公路运输事业发展,加速完善全区公路网络建设;筹措资金83.37亿元支持水运建设,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50亿元支持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
●筹措资金293.41亿元,提高相关退休人员养老金,筹措资金102.77亿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6元。
●筹措资金288.5亿元夯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政策覆盖4403万城乡居民,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1.7%。
●支持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6万户,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6.58万套,向2.5万户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推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
2024“钱袋子”将用在哪?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837亿元,比2023年执行数增长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180亿元,比2023年预算数增长3%左右。
●统筹安排330.95亿元支持开展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安排212.01亿元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支持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安排84.82亿元支持推动发展方式、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统筹安排443.5亿元支持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行动,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其中,安排106.82亿元支持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通达和服务能力,提升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计划安排产业园区专项债券资金300亿元,支持重点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发展,为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和取得实效打好基础。
●统筹安排290.47亿元支持开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其中,安排48.25亿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深走实;
安排242.22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支持农业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统筹安排32.79亿元支持开展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提升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安排419.18亿元支持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同向并进,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示范区建设。
其中,安排141.75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支持逐步提高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支持一流学科建设和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全面推动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安排179.35亿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等制度,着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安排36.3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推进健康广西建设;
安排61.78亿元支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平安广西,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肖海燕(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