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激活“银发”动力源,托起幸福“夕阳红”——城中区公园街道开展“敲门行动”创新助老服务模式

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时间:

“我每周都去看望他们,已经变得像家人一样。”2023年12月28日,柳州市城中区公园街道罗池社区网格员戴璐微,向记者这样形容她与辖区内独居老人的关系。

两个月前,在一次入户探视中,戴璐微了解到86岁的黄老因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洗浴很困难。于是,她联系了志愿团队,一同把“移动浴缸”搬上门,为黄老助浴,还为他清洁耳朵、做了床品除螨。看到老人重获体面,家属连连向社区道谢。

“我们社区仅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10多人,很需要建设有温度的社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罗池社区党委副书记叶芬介绍,社区组建了党建联盟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并向老人发放“助老爱心卡”,与老人开展“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帮扶。同时,社区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以“菜单式”服务满足老人实际需求。

罗池社区的模式,也是公园街道创新助老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公园街道紧扣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居民解决养老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串起“爱老、敬老、助老”的幸福圈,打造社区治理“新名片”。

“我们组建了15支摸排队伍,每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采用入户采集、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全覆盖摸排辖区内304名独居老人。”公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海鹏表示,公园街道以抓谋划、抓关键、抓赋能三个抓手为着力点,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群体,不断探索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机制,致力于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在公园街道,每一位独居老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档案,上面记录着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信息。对于这些“一人一档”专项台账,街道还会分派专人进行管理归档,并及时更新,为独居老人织起信息“爱心网”。

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走进公园街道可以看到,老人们聚在院子里晒太阳、听歌、赏花,或看报纸、打牌下棋,或在健身器材上运动。“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制度,依托多个部门单位优势资源,采取揭榜领单方式,解决了老年群体活动场所不足、阵地资源有限等急难问题3个。”陆海鹏介绍,截至目前,街道共打造老年活动室等场所8个,让老年人学习有阵地、议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

此外,公园街道还按照“一社区一特色”,充分发挥退休党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个人特长和优势,聚齐热爱唱歌、舞蹈、乐器、传统戏曲等老年文艺骨干30余人,成功组建花儿朵朵文艺队等5支文艺队,开展艺术普及特色活动28场,不断丰富独居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一个幸福的街道,必然有着温暖的底色。公园街道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定期集中或上门开展爱心午餐、义剪、义诊、专业康复指导、知识讲座、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提倡以老助老,激活“银发”动力源,发挥年龄相对较小、身体健康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开展“银发助白发,以老助老”志愿服务,营造老年群体抱团养老、互相扶持、互相依靠的友好养老氛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陆海鹏表示,下一步,公园街道还将继续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进一步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助力为老服务多元化。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