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
12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深化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制定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改革措施的省区,将通过各项措施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黎莹遐摄
今年,广西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3家、优势企业110家,分别比去年增长105%和51.64%,新增数量分列西部地区第一、第二位。目前,广西共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5家、优势企业300家。
在知识产权运用环节,广西健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机制,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高效使用专项奖补资金,支持330家中小微企业接受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广西今年有8项专利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今年广西入选2023年全国4个奖补省区之一,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获得了1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这是广西知识产权工作首次获得中央奖补资金支持,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关部门将聚焦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专利转化,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广西大学转化合同金额连续两年超过1亿元;桂林理工大学的“三种稀土改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与工艺技术”转让合同金额2500万元,创下我区单项合同金额新纪录。
目前,广西实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覆盖;设立3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宁代办处工作站,提升专利质押登记服务便利度;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广西创设‘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建立区市联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获批建设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