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许莎明
编者按
寒假即将来临,催热研学旅行。火爆的研学旅行如何真“研”真“学”,如何不变味、有品位?今天,南国少年周刊推出特别报道,分析市场上的研学项目类型,邀请业内人士探讨现状及甄选技巧;南国早报小记者俱乐部推出冬令营四大精品线路,好玩有趣,还能增长知识,供各位家长学生挑选。
寒假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研学旅行市场也在迅速升温中。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研学旅行的内容五花八门,但一些机构没有固定带队老师,缺乏安全保障,而且线路设计一再变动,研学旅行的收获犹如“开盲盒”……业内人士提醒,研学旅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家长需多加甄别,尽量选择有实力、口碑好的组织方。
研学产品层出不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寒暑假出门去开阔眼界,增长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的研学旅行产品层出不穷,广告更是到处乱飞。家长的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电梯间,甚至一些小区幼儿园门口,都成了研学旅行广告的“战地”。那么,明年寒假的研学旅行产品都有哪些?
冰雪体验、大漠观星、沙漠徒步、边疆探秘、名校访学……记者近日走访研学旅行市场发现,寒假研学项目大致分为三类:城市周边游,如户外探险徒步、田园生活体验,以寻找自然、锻炼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跨省单周游,如探索天文地理、感悟华夏文化、高校访学教育等;出境研学游,主打探访国外名校。
▲户外徒步探险成为一些家长喜欢的研学方式。受访者供图
“目前我们多个国际营都满团了,因为涉及签证办理、酒店和机票的预订等。海外营要提前3个月开始规划,提前半年开始了解。”国内某品牌教育机构南宁分公司研学部负责人表示,研学旅行的热门线路除了欧美国家外,还有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国内一旅游公司海外市场部主管汪雯媛表示,旅游市场将迎来出境游业务重启后的首个寒假和春节,预计出境游市场热度将超越今年暑假和国庆黄金周,其中主力军将是亲子游和海外游学。
缺乏完整行业标准
随着研学旅行热度的攀升,市场上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乱象,一些产品逐渐走了形、变了味。
“没有去看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深度学术探访+沉浸文化体验,让孩子感受英国剑桥文化……”家住南宁凤岭片区的陈女士看到这条研学旅行广告时心动不已,但咨询后就被价格“劝退”了,“收费5万多元,比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旅行还贵”。她还发现,研学旅行的行程安排与一般旅游团的路线高度一致,只是中间穿插了一些冬令营课程,但费用翻倍了。
记者了解到,研学旅行有淡旺季之分,一些机构不会“养”着固定的带队老师。一般来说,旺季时段,他们会以兼职方式招募大学生、自由职业者担任带队老师,费用按天算或按次结。他们往往因为缺乏照顾未成年人的经验,带团效果不好。此外,因为旅游公司的产品开发设计者多数不是教育类相关专业,研发的产品常常缺少教育意蕴。
“部分社会机构、个人以科普研学之名,开展各类名不副实的旅行活动,加上国内研学旅行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导致研学旅行准入门槛低,存在定价规则模糊、项目层层外包、产品资质不齐、安全问题难以保证等问题。”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鉴于研学旅行项目涉及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监管等,责任主体不明确。相关部门应细化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
如何挑选靠谱项目
那么,家长如何鉴别研学旅行项目是否靠谱、放心、有安全保障?
▲一名南国小记者冬令营学员在体验泼水成冰。
目前,国内研学旅行仍是市场的“香饽饽”。有着十余年研学教育经验的詹攀广介绍,在选择跨省市的国内研学旅行项目时,涉及目的地合作机构的资质、环境、公司实力等,家长们较难掌握也难以辨别,他建议选择口碑好的本地组织方。此外,他们通常会对合作的研学目的地单位进行资质审核,也会对研学旅行内容进行把关和打磨。
顾女士的女儿正读小学五年级,从孩子三年级起,她寒暑假都会给孩子选择研学旅行。“我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带队老师,把娃托给他们比较放心。”她说,平时与这些老师接触较多,他们的工作态度既认真又负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