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常有孩子说“其实题我都会做,就是粗心了”,经验丰富的老师提醒→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许莎明

近期,不少学校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许多家长都在跟孩子一起分析试卷,订正错题。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孩子粗心的毛病总是改不了,不是看错就是写错,要么就是算错,反正每次考试总要扣点分。

“其实我都会做,就是粗心了”,这句话是不是让家长们觉得很耳熟?可是小学和初中阶段,考的就是“心细手稳”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表示,粗心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

要求“题目看两遍”

孩子依然出现审题错误

“其实我都会做,就是粗心了。”正在读初一的黄同学,在这次期中考试数学科目上犯了不少低级错误:把题目中的数字“6”看成“9”,运算“5+6-5+6”时,随手就在等号后面写上“0”……她的妈妈何女士看了试卷,不由得焦虑起来:“我大概帮她统计了一下,粗心丢了9分。如果这是中考,很吃亏的。”

“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手背上写字‘题目看两遍’。”小学五年级家长古女士笑着说,最近几次测试,她怕儿子粗心丢分,想出了这个办法。“犯错那是拦都拦不住,最近一次数学测试,一道应用题0分。他急着写答案,没有细看题目,以为是求总数,结果只是求男生数。”

家住南宁凤岭的邓先生,儿子已经上高中,还是一名竞赛生,到现在还会在粗心问题上栽跟头。“想想看,那么难的竞赛题他都会解,最后却因为最基础的运算出错了:12-5=8。”这让邓先生哭笑不得。

粗心只是结果

暴露习惯和能力问题

“经常有家长这么说:我家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就是太粗心,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有着近20年教龄的数学教师肖燕文不以为然,她表示:“粗心是做题习惯差、知识逻辑混乱、计算能力弱等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的结果,不是扣分的原因。不要认为靠孩子的意志力就可以解决粗心的问题,也不要指望孩子只要‘认真’就能‘不粗心’了。孩子粗心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找准办法。”

很多孩子做不对题目,很可能问题就出在第一步审题。孩子喜欢“一目十行”,在看题时跳字看,这种习惯会让孩子遗漏重要的信息,比如“增加了”和“增加到”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条件,所以一字不漏地看完题目很重要。如果有的孩子视觉追踪能力欠缺,可以用笔尖来进行辅助,帮助孩子不漏字地看完整个题目。

打草稿有讲究

多练手提高计算能力

▲一名优秀同学的草稿纸,做到了分区明确、书写工整。受访者供图

有人说,“学霸和学渣之间就差一张草稿纸”,在学业生涯规划师覃誉强看来,此言不虚。他专门展示了一名优秀学生的草稿,草稿做到了分区明确、书写规范。孩子把草稿纸纵向折叠两次,分割成4个格子,演算时标注题号,工整书写。他表示:“好的草稿能帮助孩子形成清晰的逻辑和解题思路,而且在抄写解题过程时也不容易出错,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平时整理错题本,也需要条理清晰。如果写得乱七八糟的,自己回头翻看时,估计都看不懂。”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将计算能力练扎实,否则就会给初高中阶段‘埋雷’。”覃誉强表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多练。计算是数理化的基础,没有什么花式技巧培训,只要做题量到了,“手感”有了,正确率自然就上来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蒋为(见习)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