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几天前,在南宁上学的18岁男生小雷起床后感觉左侧腋下疼痛,发现长出一片片红斑。与此同时,宿舍里的几名同学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大家一起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隐翅虫皮炎。据了解,近一周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因被“飞行的硫酸”击中而就诊。
据小雷描述,发现腋下的红斑之后,他上网查询后认为自己得了带状疱疹,便购买抗病毒药物服用,但疼痛感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且伴随灼烧感,红斑上面又出现了脓疱。
▲一个男生宿舍的多名同学相继中招。
小雷同宿舍的几名同学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症状,大家慌了神,结伴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该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谭元清介绍,接诊后,几名同学都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隐翅虫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它们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pH 1~2)毒液,皮肤接触到毒液就会被灼伤。
▲隐翅虫。
隐翅虫皮炎并不少见,在隐翅虫较为活跃的夏秋季节,不少人会因为拍打了这种小虫而中招。可是让小雷纳闷的是,他确实曾在宿舍见到有小飞虫出没,但是并没有拍打,怎么也会被感染呢?
谭元清介绍,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并非只有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也会引起感染。比如手指被虫体的碎片污染后,再去触摸了其他部位;或者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导致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听完医生的分析,几名同学们觉得,有可能是他们晒在宿舍外面的贴身衣物有隐翅虫藏身其中,在穿衣过程中接触了它的毒液。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该院皮肤科了解到,最近一周,几乎每天都能接诊到被“飞行的硫酸”所伤的病人,还有一个女生宿舍也集体中招。大家的遭遇相似,都是一觉醒来,觉得头面部、颈部很痛,起了一片片红斑,这一看就是非常典型的隐翅虫皮炎。
▲近期被隐翅虫毒液所伤的另一位患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医生提醒,若是不小心接触了隐翅虫毒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毒液,或者用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洗皮肤。如果仅有皮肤红斑,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或含糖皮质激素药膏涂擦患处。如果出现了红肿、糜烂面,建议尽快就医。合并感染的,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答:隐翅虫体长约0.5~1厘米,头尾黑色、躯干黄黑相间的条纹小飞虫,隐翅虫的翅膀平时藏在鞘翅下面,需要起飞时,翅膀便迅速的从鞘翅下展开,因此得名。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预防隐翅虫: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住宅附近的杂草、垃圾,消灭隐翅虫的孳生地;
2.安装纱门、纱窗或挂蚊帐防止飞虫侵入;
3.到草木繁盛处游玩时可穿长衣长裤,避免与隐翅虫接触;
4.睡眠时要熄灭室内的灯光;
5.晒在窗外的衣物收纳前甩一下,预防隐翅虫附着;
6.一旦发现棕褐色小虫在身上,吹气将其赶走,而不是拍打或挤碎虫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蒋为(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王冲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