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这届年轻人,竟然不爱夜宵爱夜校?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兰敏/文 李艺/文 邹财麟/图

夜校,一个听起来颇具年代感的词,如今却开始成为一些南宁年轻人夜生活的新宠。今年9月中旬,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邕城市民艺术夜校秋季公益培训班开启报名,声乐、舞蹈、器乐、形象设计等各类课程近1000个名额很快报满,其中有不少年轻学员的身影。南宁的年轻人为何喜欢上艺术夜校?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邕城市民艺术夜校秋季公益培训班进行探访。

走访:艺术夜校有不少年轻学员

10月18日晚,30岁的何丹快速吃完晚餐后,匆忙赶往邕城市民艺术夜校唐人文化园分校,开始一个小时的夜校学习。

“大家涂眼影的时候,先涂的是睫毛根部的位置……”当晚8时30分,何丹坐在教室里,开始按照老师的指点,对着镜子给自己涂眼影。跟她一起认真听讲的,还有十多名年龄不同的市民。

▲形象设计课的老师王淦婷在夜校上课。

何丹报的是形象设计班,通俗来说就是教大家怎么让自己变美。她形容自己此前“把不准时尚的脉搏”,唯一会的化妆手法是怎么给自己涂粉底液,其余的一概不会,“是个货真价实的小白”。她也曾经尝试跟着网上的美妆教程学习化妆,但是“眼睛看会了,手还没学会”,自己的问题没法找人解答,买来的眼影、腮红等化妆品都闲置了。“上课有老师教就不一样了,手法看得更清楚,问题也能马上得到解答。”何丹说。

▲何丹(紫色衣服)参加形象设计课。

“MI——MA——”在10月19日晚的成人声乐班上,20余名不同年龄层的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开嗓发声训练。26岁的市民陈婉婷是声乐班的学员之一,这是她第二次来上课。 “艺术夜校的名额实在太难抢了,春季班我就没报上,好在这次秋季班终于报上了。”陈婉婷说,她从小就喜欢唱歌,但未经系统的学习训练,唱歌也没有任何技巧,她很羡慕那些唱歌好听的人。“在艺术夜校,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练气息、练声、唱音阶、学歌曲,希望培训课结束后,自己能也掌握一些唱歌技巧,让人一听就知道我是练过的。”

▲陈婉婷参加声乐班的学习。

探因:年轻人为何青睐“艺术夜校”

今年以来,“艺术夜校”的热度持续攀升。那些白天要上班的年轻“打工人”,为何青睐上“艺术夜校”?

何丹说,她一直想利用业余时间报班学习化妆,而夜校的学习时间正适合她这样的上班族。在看到夜校开班的消息后,她没有犹豫就报名了。何丹的同事也是她的夜校同学,在两人看来,夜校的学习过程就是见证对方变美变自信的过程。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变美、变自信,让形象设计课的老师王淦婷也深有感触。王淦婷说,来夜校学习的基本都是“小白”,到结课时,他们都能掌握一些服装搭配或化妆的基础知识,“他们现在的样子跟刚来时完全不一样,明显更自信了”。

▲形象设计课老师王淦婷在课堂上用学员作为示范。

从事礼仪培训工作的陈婉婷表示,此前她下班后的夜生活要么是跟朋友聚餐,要么是宅在家里,长期下来觉得有点无聊。为什么不抓住学习机会,让自己的夜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呢?陈婉婷认为,在夜校,她不仅能学唱歌,培养兴趣爱好,还结识了一帮好友。在艺术夜校里,大家因纯粹的兴趣爱好相逢,社交起来也更轻松愉悦,没有压力。

32岁的市民邓倩婷也是声乐班的学员之一。她说,夜校的授课时间和地点对上班族相当友好,教学点就在她家附近,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工作学习两不误。

▲邓倩婷向声乐课老师讨教发声的技巧。

期待:让更多市民享受文化夜生活

“艺术夜校的火热,其实反映了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邓倩婷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夜生活不单单只是吃喝玩乐,而是更有文化味,希望未来有更多文化场馆或机构开设夜间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接受艺术熏陶,享受更有意义的文化夜生活。

“我们就是为了让年轻的上班族也能享受艺术公益培训服务,才开设了夜校课程。”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活动部主任廖斌说,以前文化馆艺术普及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少儿艺术教育火热、老年文艺辅导如火如荼,但中青年艺术培训却鲜有人问津。因此,今年春天,该馆的邕城市民艺术夜校唐人文化园分校正式开班,在工作日的晚间时段为年轻市民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

▲声乐课现场。

夜校的课程也设置得比较接地气,除了声乐、器乐等传统课程,还有形象设计、手工布艺等内容,这些都是上班族喜欢的,还额外给热爱表演的年轻人推出了戏剧表演等内容,反响也很不错。下一步,该馆也会根据市民的需求,扩大培训的艺术门类,扩大培训班次,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比如,夜校方面接到不少市民的建议和反馈,希望能开设“摄影”课程,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争取在下一期培训班增设这门课程,并考虑增设书画课。

“我们的公益课程都是免费的,希望更多的市民能享受到文化福利。”廖斌说,艺术夜校让文化场馆实现了高频运转,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扩大了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持续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了不同年龄群体多元的文化需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