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你知道吗,月饼最早和中秋节竟毫不相干?|晚安十点

来源:南国早报App·晚安十点 发布时间:

910001089523611a28afcf972c8dcfb5fdc5be9accbacbf4836b40c055af0e56e6ab94

说起过中秋节的仪式感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月饼

但吃了这么多年

你知道月饼最早竟然和中秋节毫无关系吗?

古人到底是怎样过中秋的?

一起了解↓↓

000011d2bee900c48a7ef9b7cf8e13ab50645c8383a7fcf45796f0b2c56110fae5043

月饼最早和中秋节毫不相干


在很多人眼中

月饼早已成了中秋的代名词

但你知道吗?

月饼最开始不是专门在中秋节吃的


《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中

都有关于月饼的记载

但这里的月饼其实是

一种一年四季都能吃的圆形点心


由于它的形状长得像月亮

到明代成了拜月的祭品

逐渐演变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

网友:原来月饼和中秋是这样组CP的!


000016999758f7bd4d6d2931b14e183664a4bd36192605f7d55392f9aa32f9580b7e9

古人过中秋,竟然熬夜赏月?


赏月,自古以来就是

中秋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宋代古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夜市人马杂沓,至于天明”

可谓热闹非凡


中秋之夜民间争占酒楼

三五好友一起通宵达旦赏月

就连小孩都不睡觉

一直玩到第二天天亮才罢休


网友:在古代,中秋节竟是通宵夜!

没想到古人也是夜猫子!

▲市民在赏月。资料图

00001657602e6dbcd1f93964395abe95105951d3a1d095f0e470948d1c22ebf4119ac

古代中秋氛围感“神器”竟然是T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饮酒绝对是

拉满节日氛围感的“助攻神器”

南宋画家马远(传)的《月下把杯图》

描绘了两个好友在山谷

弹琴赏月、把酒言欢的情景

十分惬意


月下把杯,少不了吟诗作对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和月亮“隔空对话”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意思是,月亮到底是啥时候来的?

为啥月亮老跟着人走?

网友:这诗一听就是喝高了!

▲9月28日,江南小学华府校区游园会上孩子们参加传统游戏投壶。

100015dd099b35ba5d25ae6cf2f93c5c7587e7e442418278fb4e6192e0bf5141524fb

这种“老北京手办”一定要中秋买


祭月、拜月

也是古代中秋节的风俗之一

男子祈祷自己蟾宫折桂

女子祈盼自己貌似嫦娥

不过在老北京

人们拜的不是月亮,而是兔儿爷


原来,兔儿爷是由玉兔演变而来的

拜兔儿爷相当于拜月

随着时代变迁

作为中秋节祭品的兔儿爷

更成了孩子的中秋节“限定款手办”

▲资料图

1000143789b37266c2d94661b58569ff64c3972bab53dae673dba9c4d4290adcefe72中秋观潮的风俗自古就有了


在杭州、绍兴等地

中秋节还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

观钱塘江潮


宋代古籍《梦粱录》中记载

“倾城而出,车马纷纷”

农历八月十八日

江边观潮的位置早早就被预定

场面十分火爆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很多诗人被钱塘江潮的景观深深震撼

作为钱塘江潮的“迷弟”

苏轼更是一连写下五首诗

记录自己的观潮经历

网友:这就是千年前的“潮起亚细亚”!


赏月、拜月、观潮、举杯

年年岁岁,古今共飨

一起好好享受月色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加中秋线上诗词大会,把大米抱回家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是浪漫且富有诗意的。这诗意,在流传千古的习俗里,在上古时期的神话里,更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早报妞特地为大家准备了“星月诗话,中秋奇妙夜——线上诗词大会”。邀请大家以对诗的形式来迎接这个传统佳节,还有机会把好吃的大米抱回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韩冬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